“骨折了身邊沒有石膏和夾板怎么辦?”、“小朋友在洗澡時溺水是什么原因”……今晚,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yī)院上演了一場充滿童真趣味的比賽,6位兒童作為醫(yī)學科普舞臺秀的小小主人公,聚焦兒童意外傷害預防與急救主題自編自導了一個個醫(yī)學科普節(jié)目,向觀眾普及意外傷害預防知識的同時,也傳遞了自我保護的正向理念。
隨著《預防疾病從洗手開始》即興演講的上演,科普大賽拉開序幕。從認識細菌到正確洗手一整套的細致講解,職業(yè)范的演講令臺下觀眾印象深刻。高質量CPR、干性溺水、緊急制動、顱腦外傷……參賽小選手們對各種醫(yī)學名詞一一講解,如數家珍;現(xiàn)場講解更是精彩紛呈,內容聚焦兒童意外傷害預防與急救主題,包括溺水意外、骨折意外、居家意外、傳染病預防等,有腦洞大開的歷史故事新編《八戒骨折記》,童真滿滿的原創(chuàng)漫畫《美人魚和小王子故事新編》、才華無限的有聲故事秀《布谷鳥醫(yī)生歷險記》、合作無間的家庭相聲《簡逗贏》等等,自制道具、特色服裝讓人應接不暇,現(xiàn)場高潮迭起,笑聲掌聲不斷,臺下觀眾紛紛表示這是一場別開生面的趣味比賽,原來科普還能這樣玩!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yī)院黨委書記徐虹教授告訴Knews記者,在我國,我國每年約有5000萬兒童發(fā)生意外傷害,7.1萬兒童死于傷害,是世界各國兒童最大的“殺手”。而讓孩子遠離意外傷害的第一步,就是孩子和家長們學會如何防范意外傷害。所以,兒科醫(yī)院在今夏暑期開展了一系列兒童意外傷害預防體驗課堂,拍攝了49部貼近孩子成長的中英文科普短片,建成全國首個兒童醫(yī)學體驗館,等等。希望以兒童參與、寓教于樂的科普形式讓醫(yī)學知識更接地氣、有意思、看得懂,從而為兒童創(chuàng)建安全的環(huán)境和友好的社區(qū)。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周文韻 實習編輯:朱佳明)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