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福布斯》網站當地時間20日發(fā)文稱,中國第一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正在進行海上試航,同時,中國正在打造排水量可達14.2萬噸級的第二艘國產郵輪,預計將于2025年投入使用。該媒體炒作稱,由于得到國家補貼,中國建造大型郵輪的成本僅為西方國家的1/5,西方國家將會排隊訂購中國建造的大型郵輪,但這些船只同時具備“潛在的兩棲作戰(zhàn)用途”。
文章稱,長期以來,客輪一直被視為軍民兩用的軍事資產,可用作運兵船、武裝運輸船、輔助巡洋艦或者用于破壞敵方海上交通線。隨著專用的兩棲戰(zhàn)艦艇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大量投入現役,客輪的軍事用途一度逐漸被忽視,但隨著制造技術的發(fā)展,現代客輪已能夠在一些特定的兩棲戰(zhàn)場景中發(fā)揮作用。
文章揣測稱,基于“軍民融合”戰(zhàn)略,中國極有可能將“愛達·魔都號”等巨型民用船只轉變?yōu)椋ㄎ鞣降模俺壈踩珕栴}”。文章聲稱,在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后,現代郵輪不僅具備速度快、體積龐大的特點,還能產生大量電力,具備廣泛的軍事屬性,不需要進行過多改裝就能用于兩棲作戰(zhàn)。文章隨后渲染稱,如果西方不強化對中國郵輪的監(jiān)控,未來中國的大型郵輪船隊將有能力在“印太地區(qū)”的任何地方進行戰(zhàn)略突襲。
該文還聲稱,中國的“愛達·魔都號”搭載了20艘可容納314人的救生艇,如果中國決定將其用于軍事用途,這艘郵輪將能在一個波次中投送超過6000人的登陸部隊。作為對比,目前美軍的“黃蜂”級兩棲攻擊艦可搭載12艘LCM-8中型登陸艇或2艘LCU -1600通用登陸艇,具備投送重型裝備上岸的能力。在將人員和裝備投送到一個中型港口時,“愛達·魔都號”搭載的救生艇將具備超過傳統(tǒng)軍用登陸艇的投送能力,這些救生艇的投送速度僅次于運輸直升機以及LCAC氣墊登陸艇。
文章揣測稱,中國大型郵輪可通過一次投送數千名士兵,迅速壓倒太平洋上眾多偏遠但戰(zhàn)略意義重要的島嶼上的防御力量,這一能力足以迅速改變地面戰(zhàn)態(tài)勢,即使是臺灣島等地的現代港口也難以抵御這樣的兩棲攻擊。一旦中國軍隊在港口站穩(wěn)腳跟,隨后就可憑借“軍事化的民用船隊”向登陸地點投送更多補給和裝備。
《福布斯》文章最后宣稱,中國國產大型郵輪是一個“嚴重且被低估的安全挑戰(zhàn)”,隨著這些郵輪即將在太平洋地區(qū)投入使用,西方需要密切監(jiān)控這些船只是否被用于軍事用途,一旦這些船只被用于兩棲突擊演習,西方就必須將其視為軍用船只,永久排除在國際商業(yè)體系之外,并對中國的行動進行“回擊”。
這已經不是美媒第一次抹黑中國民用設施、渲染“中國威脅”了。此前,美國《華爾街日報》曾炒作稱,一些美國官員表示,在美國港口作業(yè)的由中國制造的起重設備可能發(fā)揮“間諜”作用。對此,中國外交部新聞發(fā)言人毛寧表示,有關說法完全是草木皆兵,誤導美國民眾。
另外,美國也積極將大型民用船只改裝為軍用艦艇。根據《中國國防報》的報道,排水量高達9萬噸的美軍“米格爾·基思”號遠征移動基地艦,就是由民用船舶改裝而成,采用遠洋油輪的大船體、大噸位和半潛式設計,滿載排水量9萬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軍用常規(guī)動力艦船??稍跓o法及時獲取陸上基地后勤補給的情況下,進行裝備投送和物資補給。
(編輯:詹宇婧)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