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年末,中沙、中阿、中海“三環(huán)峰會”舉行,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對阿拉伯世界的最大規(guī)模、最高規(guī)格的一次外交行動,也是黨的二十大之后,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又一輪成功實踐。在1月30日播出的《這就是中國》節(jié)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和特邀研究員邱文平共同就此次峰會展開了演講與討論。
張教授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所有成功的理念是超越西方模式的,例如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在阿拉伯世界廣受歡迎,不僅取決于中阿雙方經濟上高度的互補,而且也因為中國人奉行的平等互利“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這與美國的唯我獨尊、美國利益優(yōu)先、“胡蘿卜加大棒”形成鮮明的對照。
巴基斯坦前總理穆沙拉夫曾經這樣回憶,2001年“9·11”事件發(fā)生后,時任美國副國務卿理查德·阿米蒂奇警告巴基斯坦政府,巴基斯坦“要么跟美國站在一起,要么就是美國的敵人”,如果巴基斯坦政府不與美國合作打擊基地組織,那么巴基斯坦就要準備好“被炸回石器時代”。然而這些年,隨著美國綜合實力走衰,美國的“胡蘿卜”越來越少,“大棒”雖然還在用,但越來越力不從心,似乎有點掄不動了。
有了這些背景認知,我們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國與阿拉伯世界三次峰會的深遠意義。中阿雙方交流與合作的范圍之廣前所未有。首屆中阿峰會發(fā)表的利雅得宣言列出二十多個領域內的合作,包括政治、經濟、社會、發(fā)展、經貿、投資、金融、工業(yè)、交通運輸、能源、環(huán)保、農業(yè)、旅游、文明對話、教育、科研、衛(wèi)生、體育等等。跨越不同的社會制度、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進行范圍如此廣的合作舉世罕見。無疑,中國的“朋友圈”可以擊敗美國的“包圍圈”。
(素材來源:《這就是中國》節(jié)目組 編輯:劉清揚)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