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新洲區(qū)邾城街長庚里34號,“江正興”秤鋪里懸掛擺放著各種規(guī)格的桿秤,以及做秤的材料。“‘正興’就是‘心正則興旺’,只要堅持公平公正,就會生意興隆、家庭興旺。”江玉珍如此解釋秤鋪的名字。
做一桿秤,從挑木材、刨木、制粗坯開始,再經(jīng)過打磨、包銅管、定刀口、定星位……十多道工序一樣不能省,一樣不能馬虎。對于這些工序,江家姐弟早已爛熟于心,但相比手藝,他們更銘記在心的是“準確公道、分毫不差”的祖訓。
“祖?zhèn)鞯囊?guī)矩,一要結(jié)實耐用,二要計量準確,計量偏差的‘劣秤’不能做,缺斤少兩的‘短秤’更不能做?!?1歲的江遠斌稱,“刀口距離偏差兩毫米,50公斤的重量就相差三四公斤?!?br/>
如今,到江玉珍、江遠斌這一代,“江家秤”已歷五代。200余年來,江家人謹遵祖訓,不為利益所動,不賺昧心錢,誠信做秤,終至美名遠播。
在商販和居民心里,“江正興”就是“大品牌”,代表著公正公道,童叟無欺。“江家秤”曾是新洲、麻城、黃岡等地小商販們的必備品,在菜市場稱重,賣方說句“這是江家的秤”,買者一般都會放心;遇到稱量偏差,大家也往往用江家的秤解決爭端。
“江家秤”傳承至今,不做“短秤”的規(guī)矩已成了一條鐵律,哪怕買家買去當作道具或者紀念品,但“只要是江家人做出的秤,就必須分厘不差”。
有一次,一家文化公司找江遠斌,請他做一批用作紀念品出售的秤。做出樣品后,公司工作人員覺得秤砣有些沉了,想換個輕點的秤砣,江遠斌拒絕了這個要求:“什么樣的秤桿配什么樣的秤砣,你要我換小秤砣,那秤桿也要改?!?br/>
江遠斌看來,秤做成什么樣子,它永遠是一種計量器具?!澳呐率莻€紀念品,也必須能準確稱量才行”?!靶恼齽t興旺,不講規(guī)矩就是砸自己的飯碗。”談到曾經(jīng)無數(shù)次拒絕客戶的“無理要求”,江遠斌說,手藝人有手藝人的本分,做一桿“黑心秤”,一輩子心里都不安生。
2014年2月,又有一家銀行找到江家姐弟訂購10公斤規(guī)格的桿秤800根,要把這些“良心秤”作為禮品掛到各營業(yè)網(wǎng)點,時刻提醒工作人員要誠實守信。但由于“江家秤”精確性要求高,手工打造的每桿秤都需要反復校量,忙活一天最多只能做兩桿秤,一下子要800桿,江家姐弟犯了難。
“反正是禮品秤,管它準不準呢?!薄皬钠渌愉佡I來,貼上江家的標簽不就行了?!薄芏嗳撕眯某鲋饕?。但江玉珍自有主張: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圖錢砸招牌,不是江家的人!從2014年3月到2015年4月,起早貪黑,姐弟倆交了760桿秤,每一桿秤都是親手完成,分毫不差。
時至今日,桿秤已經(jīng)逐漸退出市場,“江家秤”更多作為一種誠實守信的文化符號為世人所敬?,F(xiàn)在的“江正興”秤鋪,傳統(tǒng)生意變稀,而前來購買精致小秤做紀念品的卻絡繹不絕?!拔覀儠?guī)規(guī)矩矩做好每一桿秤,只要不昧良心,‘江家秤’就不會失傳?!彼f。
江家秤加工精細、品質(zhì)上乘,但最值錢的,是絕不虧良心?!敖页印狈Q出了斤兩,也稱出了公道人心。江家姐弟的“良心秤”雖小,卻彰顯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道義。不改這種操守,傳承這樣的價值觀,既是一個家族的使命,也是我們這個社會的責任。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