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文化科技與現代服務業(yè)”重點專項“出土飽水象牙脫水加固關鍵技術研發(fā)與應用示范”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咨詢會在成都考古中心舉行。該項目將以三星堆遺址出土的古象牙作為研究重點,破解出土象牙遺存保護的世界性難題,對我國的出土象牙保護展開系統(tǒng)性研究。
三年以來,隨著三星堆遺址祭祀區(qū)發(fā)掘推進,六百多根象牙從六個祭祀坑中陸續(xù)出土。由于長期埋藏于潮濕的地下環(huán)境,這些象牙基本處于飽水狀態(tài),出土后難以保存。在提取過程中,文保人員通過高分子繃帶對象牙進行固形,再整體運回實驗室清理。為了保存好這些象牙,三星堆博物館還專門建立了恒溫恒濕的專用庫房,模仿古象牙的埋藏環(huán)境。
國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長羅靜在發(fā)言中介紹,自上世紀以來,三星堆和金沙遺址考古發(fā)掘出土了大量飽水象牙,因受埋藏環(huán)境影響,出土后各類病害極其嚴重,保存現狀堪憂,嚴重影響了文物的保護研究、展示和利用。國家文物局組織專家凝練飽水象牙保護過程中的關鍵科學問題和技術難題,將攻克飽水象牙搶救性保護技術難題也列入了國家《“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chuàng)新規(guī)劃》,同時積極商請科技部,在2022年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文化科技與現代服務業(yè)”重點專項中策劃了該項目,希望通過本項目的實施,能夠攻克飽水象牙保護關鍵技術難題,闡明飽水象牙劣化機理,研發(fā)保護技術,開展保護效果評價,并完成關鍵技術的應用示范。
據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顏勁松介紹,該項目團隊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牽頭,并聯合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荊州文保中心、四川大學等9家優(yōu)勢科研院所和高校,項目申報于2022年5月啟動,通過多位專家的精心指導和項目組成員的不懈努力,經過預申報、正式申報、答辯等過程,在今年1月正式獲批立項。
項目團隊前期也一直主持和參與三星堆、金沙遺址的考古發(fā)掘工作。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四川省文物局局長王毅表示,“出土飽水象牙脫水加固關鍵技術研發(fā)與應用示范”項目的順利啟動,對于引領推動四川省文物科技創(chuàng)新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
來自四川師范大學的趙麗娟教授表示,未來將通過在象牙中填充羥基磷灰石等本體材料“以牙補牙”來修補,同時引入類似纖維的長鏈結構,讓脫水象牙更具韌性,有望探尋化學修復象牙“治本”的根源方法。而除了化學材料修復外,來自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的研究團隊,還帶來了國際領先的微生物修復方法。
在為期三年的時間里,該項目將利用10根出土于三星堆遺址的古象牙作為示范對象,展開古象牙的脫水加固保護與研究。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唐飛表示,如果這10根象牙保護成功后,將陸續(xù)采用新的技術方法,對三星堆遺址其它600多根象牙進行保護處理,最終這些象牙會提供到博物館,成為民眾通過古代象牙了解古蜀文明的重要展品。
通過項目的實施,將解決制約出土飽水象牙保護的瓶頸問題,形成國內外領先的原創(chuàng)性成果,全面提升我國出土飽水象牙保護的水平和能力。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