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4日),在中山醫(yī)院腎移植病房,24歲的小江正在等待最后一次驗血報告。此前一系列檢查已確認,三周前母親捐獻的左側腎臟在他體內工作正常,小江可以出院回家了。
盡管同病房的病友都是接受親體腎移植的,但小江和母親對他們之間能夠順利手術,卻尤其感到幸運。因為他們母子倆的血型分別是A型和O型,而血型不相容可導致移植器官超急性排斥反應和血型障礙,是腎移植手術的絕對禁忌癥。小江母親說當時感到極端失落與失望,因為家中沒人與兒子血型相同。血型不配意味著只能繼續(xù)做血透,繼續(xù)遙遙無期地等待器官捐獻。
能否跨越血型障礙進行器官移植?中山醫(yī)院腎移植團隊在查閱國內外大量文獻,與國內多名專家學者交流論證后得出結論,借助新型免疫抑制劑以及脫敏療法,ABO血型不相兼容將不再是腎移植手術的禁忌癥。中山醫(yī)院副院長朱同玉教授解釋說,大家知道血型不一樣做移植是要排異的,這嚴格限制了親體抑制手術可選擇的范圍。但反過來想,如果把血液中的抗體去掉,兩種血型就不排異了。而醫(yī)院現(xiàn)在已經具備了這些手段。
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專家聽取腎移植團隊意見后,經慎重考慮,同意了手術申請。醫(yī)院隨即成立由泌尿外科、腎內科、輸血科專家參加的治療小組,共同制定了周密的治療方案和時間表:術前先用藥物清除絕大多數(shù)抗體細胞,然后進行兩次全身血漿置換,最后進行腎移植手術。
如今,小江的恢復情況和普通腎移植手術患者一樣,而愈后可能更好。中山醫(yī)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醫(yī)生戎瑞明介紹說,對血型不相容腎移植手術國外有文獻報道,術后總的病人和腎臟的生存率和其他的親屬移植一樣,甚至可能更好。因為在手術之前,患者免疫抑制劑用的比較多,所以以后發(fā)生排異反應的可能比一般的病人還要少。
(看看新聞網記者:霍云)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