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其中有一條立法修改建議,由我們上海華東政法大學附屬中學的學生提出,并被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立法采納。在今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向社會征求意見。暑假期間,華政附中學生事務(wù)中心的同學們得知后,立即行動起來,投入到修法調(diào)研活動中。他們共提出17條修改建議,并通過虹橋街道基層立法聯(lián)系點轉(zhuǎn)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在17條修改建議中,有1條被采納。
那究竟是怎么從孩子的想法跟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中間是怎么建立這樣一個連接呢?
華政附中校長傅松介紹:“實際上,中學生提出的一個提案,能夠被全國人大立法能夠采納,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意外,也是一個驚喜。我自己感覺這應(yīng)該是我們學校進行法制教育十多年的一個成果的體現(xiàn)。因為在這十多年當中,我們學校,作為華東政法大學的附屬中學,它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資源,比如說像高院、像一中院,這些都是我們的實踐基地,給了我們很多的指導,還有上海市檢察院等等。
我們學校的發(fā)展就抓住了這樣的一個機遇,上海市教委,包括我們的特色高中建設(shè)項目組都給予了很多指導,那么從我們長寧區(qū)的活力教育來說,我們學校也是努力在踐行活力教育的這個理念,使它能夠真實落地,那么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面,我們進行青少年法制教育,取得了一些成果。
戴文馨學生說:“我們有一個叫做學生事務(wù)中心的社團,它像志愿者組織一樣,比如說像我們的學生干部,他可能面對的人不是很廣,就只有一些優(yōu)秀的學生,而像我們學生事務(wù)中心的話,我們的面可能會更廣,實踐的問題,以及接觸到的問題也會更廣。
我們會針對當下的一些熱點去進行研究,進行調(diào)研,并且在學校當中給學生們提供一些像問卷調(diào)研,之后我們進行一個歸納總結(jié),整理出一條像法案一樣的報告,遞交給校長。之后,再形成法案之后,我們還會有專門的監(jiān)督管理措施,就是形成一個自己調(diào)研、自己立法、自己管理的一個循環(huán)。”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