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你沒有看錯,在水里游泳的是一頭鹿!
跟江西、安徽等各省市深受洪澇災害影響的人們一樣,它們也被洪水沖毀了自己的家園,被迫離開屬于自己的家。
參與救援的人來自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和東洞庭湖生態(tài)保護協(xié)會。保護區(qū)工作人員告訴看看新聞Knews記者,7月5日中午12點左右,他們接到漁民的電話,漁民在岳陽縣與沅江交匯處發(fā)現(xiàn)3頭麋鹿在水中游動被困。到達現(xiàn)場后,他們立即對麋鹿的健康狀況進行了檢查,所幸三頭麋鹿都健康狀況良好。為了盡量減少野生麋鹿受到人為干預,現(xiàn)場人員給麋鹿喂了一些食物,補充了一些水分后,將麋鹿運送到附近一處地勢較高,比較安全,食物豐富的陸地上安置。
據(jù)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麋鹿原本生活在保護區(qū)內的濕地洲灘。汛期,洞庭湖水位不斷上漲,淹沒了它們的棲息地,麋鹿群不得不陸續(xù)向湖岸遷移。今年的洪水特別大,也給麋鹿的遷移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就在一個多月前,兩頭小麋鹿在遷移途中被困在了蘆葦蕩里,也是幸虧保護區(qū)的工作人員及時趕到。
也許很多人會有跟記者一樣的疑問。麋鹿不是生活在陸地上的嗎?怎么會游泳……甚至會有人問,麋鹿不是國外的嗎,洞庭湖怎么會有麋鹿……
其實,這“四不像”麋鹿最早就產于中國長江中下游沼澤地帶,以青草和水草為食物,“性好合群,善游泳”。后來由于自然氣候變化和人為因素,在漢朝末年近乎絕種。元朝時,為了供游獵,殘余的麋鹿被捕捉運到皇家獵苑內飼養(yǎng)。到19世紀時,只剩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獵苑內一群。后被八國聯(lián)軍捕捉并從此在中國消失。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麋鹿才漸漸回歸家鄉(xiāng)。
那么,洞庭湖的麋鹿種群又是從哪兒來的呢?
1998年,長江發(fā)生特大洪水,湖北省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圍欄被洪水沖垮,部分麋鹿被洪水驅趕逃出,其中多只跨越長江逃到洞庭湖區(qū)域,從此在洞庭湖的蘆葦沼澤地繁衍。今年3月,從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遷來的16只麋鹿也正式“落戶”洞庭湖區(qū)。至今,洞庭湖區(qū)內的麋鹿總共有120頭左右,是中國最大的“自然野化”麋鹿種群。
讀者們當然也不用擔心這些麋鹿會被沿岸的村民捕殺或者吃掉……麋鹿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當?shù)胤浅V匾曅麄鹘逃ぷ?。并有專人負責巡護值守、人工投喂、農作物損害賠償、輿論引導、圍欄建設等相關工作,探索人與野生動物和諧相處的機制。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