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動力”網站“戰(zhàn)區(qū)”頻道報道,美國陸軍已經成功對“新型引導頭”進行了飛行測試,據稱該引導頭將有助于新型“精確打擊導彈”PrSM轉變成一種可以攻擊移動艦艇和防空系統(tǒng)的武器。
這就要注意了,“精確打擊導彈”是一種戰(zhàn)術地對地彈道導彈,具有反艦能力,那不就是反艦彈道導彈嘛?也就是說美國陸軍投資洛馬公司研制了反艦彈道導彈。
報道中,還提到一個2021年的CG短片,展現(xiàn)了這種陸軍新型導彈,搭載于無人駕駛的“海馬斯”平臺上,利用戰(zhàn)術運輸機快速運輸,進入陣地實施打擊,隨即搭機撤離這樣一個過程。
這個短片使我想起的首先不是美國陸軍,而是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他們構想的“跳島作戰(zhàn)”就是這么一個模式。用C-130或者重型直升機,快速運輸“海馬斯”火箭炮,在重要海域水道間的小島上,對敵方艦船或其他重要目標進行游擊式打擊。
為此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把主戰(zhàn)坦克等重裝備都砍了,將裝備“海馬斯”火箭炮的部隊增加一倍。現(xiàn)在看來這個劇本,美國陸軍也復制了一份,它也要干這種游擊戰(zhàn)式的反艦作戰(zhàn)。
裝備美國陸軍30多年的陸軍戰(zhàn)術導彈MGM-140現(xiàn)在正在被洛馬公司新一代的“精確打擊導彈”PrSM所替代,去年12月已經開始交付了,這種導彈長度和陸軍戰(zhàn)術導彈一樣,但彈徑由610mm縮小到430mm,這樣一輛“海馬斯”可以帶兩枚,是原來的一倍,而這種新導彈的射程擴大到500公里以上,這是基本型號。
美國陸軍規(guī)劃將這種導彈發(fā)展4個型號,后續(xù)型號分別是“精確打擊導彈增量2、3、4”。前面新聞提到的具有反艦能力的就是增量2型,它和基本型僅僅使用GPS和慣性制導只打擊固定目標不一樣,它增加了被動射頻和紅外成像末制導,使得增量2型能夠打擊移動目標,這樣的多模式制導,也使得導彈的抗干擾能力大幅增強,有利于打擊防空導彈陣地這樣的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把自己主導開發(fā)的“精確打擊導彈”變成反艦彈道導彈,而且,美國陸軍還在采購能發(fā)射“標準-6”和“戰(zhàn)斧”巡航導彈的“中程打擊多用途導彈發(fā)射系統(tǒng),這實際上就是美國海軍的MK-41車載版,而采購標準-6,和“戰(zhàn)斧”也都不是用于防空和對地打擊,而是反艦。美國陸軍這么跨行,是太閑了呢還是覺得海軍陸戰(zhàn)隊的活兒更有意思呢?
不過,報道中有引述美國陸軍的觀點:認為在太平洋區(qū)域未來可能與中國發(fā)生的“高端沖突”的背景下,如何使本軍種也能獲得海上打擊能力至關重要。
看出來沒?跨行海上作戰(zhàn),這是設想與中國作戰(zhàn),他們很清楚,這種“高端沖突”主要就是海上戰(zhàn)場,美國陸軍如果不具有反艦等海上打擊能力,那就只能干瞪眼,坐冷板凳,難不成還敢登陸作戰(zhàn)?
還是回到那個2021年的CG短片,做得假歸假,哪有那么便宜的,用運輸機帶著射程幾百公里的導彈到處竄到處打,還能全身而退,這是打20多年反恐治安戰(zhàn)形成的安逸思維的表現(xiàn)。但是,看得出無論是美國陸軍還是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他們確確實實在進行這樣作戰(zhàn)的準備,從部隊編制到武器準備,這必須高度警惕,認真研究對待。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李蘇寧)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