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名昭著電信詐騙手法又有了新的變化??纯葱侣凨news記者今天從市刑偵總隊、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獲悉,幾年以來除了常見的冒充“公檢法”對被害人進行威逼利誘外,以虛假金融理財信息進行詐騙成為犯罪分子最新使用的主要套路之一,同時目標對象的針對性更加強。就此,公安部門采取因人施教的方式,積極開展前端勸阻和防范宣傳工作,有效遏制了此類犯罪的發(fā)案勢頭。
這是一起發(fā)生在今年1月的勸阻實例。這段東明路派出所糾紛調解室內的視頻監(jiān)控,發(fā)生在今年1月16日下午。畫面中,穿紅色衣服的梁女士,執(zhí)意要將自己所有積蓄12萬元,投資一款所謂的高額“理財產品”,家人反復勸阻無效后只得撥打"110"求助。
民警接報趕到銀行,將正在取錢的梁女士帶到所里。但由于梁女士是聾啞人,而且不認識字,勸阻工作一度面臨困境。不過民警并沒有放棄,通過請來啞語老師、網上搜尋相關詐騙公司圖片信息等方式反復勸說,終于讓梁女士認清了騙局。
據了解,今年1至2月,全市公安機關重拳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共凍結涉案銀行賬戶405個;挽回損失折合人民幣1242萬元,同比上升143.6%。其中,像梁女士遭遇的以虛假的金融理財信息實施詐騙,已經成為當下電信網絡詐騙手法中最常見的一種。
同時,為了提高咋騙成功率,犯罪分子還利用掌握的信息,針對老年人、財務人員等特定人群進行作案。對此,公安部門采取了因人施教的方法,加強勸阻和防范宣傳。上海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探長范華告訴記者,針對當下案件的新特征,公安部門要求民警點對點的上門,對潛在被害人進行勸阻。
“哪怕他當時沒有受騙,通過我們民警上門以后,對他個人和一家都進行了普及宣傳,也能夠更好的做到了由點再到面,對整個社區(qū)、整個大環(huán)境方面提升宣傳力度?!狈短介L表示。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朱正炎 編輯:范飽飽)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