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開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會議——中央外事工作會議。這場會議會期2天,規(guī)格極高。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fā)表了重要講話。李克強主持會議,栗戰(zhàn)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王岐山出席會議。
會議上,習近平全面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對外工作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回答了新時代如何做好對外工作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所有國外使領館的一把手也都回來參加會議了,相當于總動員了。當天新華社的報道超過了3000字,《新聞聯播》的頭條也報道了這則消息,用時13分鐘。
梳理媒體公開報道發(fā)現,我國首次中央外事工作會議是在2006年8月召開的,第二次是在2014年11月。那么,這次的會議和前兩次有何不同?此時召開的這個外事工作會議和最近急劇變化的國際形勢又有無關聯?KNEWS為此專訪了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復旦大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張驥。
張驥將今年和2014年兩次外事工作會議的兩篇重磅通稿逐段分解后發(fā)現,今年的報告的確有些不同之處:
一、對外工作的理論旗幟,由十八大報告中的“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升級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
二、對外工作的主線,將“促進民族復興”升級為“服務民族復興”,并將和平發(fā)展升級為促進人類進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三、關于維護國家各項利益,加了一個冠詞“堅定”。
四、對外工作的近期目標,從“為和平發(fā)展營造更加有利的國際環(huán)境,維護和延長我國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晉升為“積極參與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打造更加完善的全球伙伴關系網絡”。
五、對外工作的遠期目標,從“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保障”。晉升為“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作出應有貢獻?!?br/>
在張驥看來,這些新的提法為大國外交指明了方向,體現了中國的全球使命擔當。
現在大家都很關心,目前國際形勢風云變化,尤其是中美兩個大國之間最近頻頻發(fā)生摩擦,中央外事工作會議放在此時召開,是否別有深意?
對此,張驥認為,這恐怕純屬國外媒體的主觀臆測了?!拔覀冇凶约旱墓?jié)奏、自己的議程”。比如,在習主席的講話中,先是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放在最前面,然后才是大國關系、周邊外交等等內容。這也是本次外事工作會議的一大不同之處,說明“中國的外交有自己的定力,表現的更加成熟、自信和穩(wěn)健”。
在本次會議上,對于大國關系提了兩點:一是“總體穩(wěn)定”、二是“均衡發(fā)展”。在張驥看來,這“總體穩(wěn)定”一定是一個動態(tài)的穩(wěn)定,而不是“為了求穩(wěn)而穩(wěn)”、不是“為了求穩(wěn)定而妥協(xié)”。另外,習主席也講到發(fā)展中國家是我們“天然的同盟軍”。換句話說,我們做好了發(fā)展中國家的外交,也有利于我們運籌大國關系。
中國外交,好戲才剛剛開始,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想了解更多解讀內容,請戳視頻。
(看看新聞Knews記者:秦揚軻 編輯:楚華)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