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6月初,鳳陽縣縣委書記陳庭元向安徽省委書記萬里匯報工作時,引用了當?shù)剞r(nóng)民的歌謠:“大包干,真正好,干部群眾都想搞,只要準搞三五年,吃陳糧,燒陳草?!边@首歌謠贊揚的是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
而在這樣做之前,“包產(chǎn)到戶”改革一事,陳庭元和當?shù)氐泥l(xiāng)親們遇到了重重阻力。因為當時自上而下的壓力非常大,作為一級黨委、黨組織,陳庭元不能不服從中央的規(guī)定,但他同時又要為農(nóng)民負責,作為縣委書記他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但面對饑寒交迫、吃不飽飯的人民時,他決定“大包干”這件事一定要干。
在節(jié)目《時間的答卷》中,陳庭元的兒子陳新興在接受主持人提問時說道:“父親跟我母親也說過,不怕是假的,也怕,但是怕也要干。那時候農(nóng)民回來,蓬頭垢面的,穿的破破爛爛的,有的還餓的萎縮著?!笨吹竭@個情況,陳庭元非常難受,心情很沉重,很自責。
演員劉佩琦在節(jié)目中演繹人民公仆陳庭元,重現(xiàn)部分當時的情景。
(素材來源:《時間的答卷》 編輯:馬婷)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