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國兩會各項議程正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人大方面,上午代表小組會議審議“兩高”報告,下午代表團全體會議審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草案,醞釀協(xié)商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的人選,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副委員長、秘書長的人選,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的人選。正式選舉將會在明天,也就是3月10日上午舉行。
政協(xié)方面,上午舉行小組會議,圍繞大家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討論,下午將以視頻會議的形式舉行第二次大會發(fā)言。
今天會議的內容很多,我想從兩塊內容展開說一說。
昨天我和大家提到了這部《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可以說是刷屏了朋友圈。 自改革開放以來,每隔5年,中央層面進行機構改革已經(jīng)成為慣例。這次,是自1982年以來的第9次調整。
上一次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是在2018年。這次的調整力度很大,包括: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組建國家數(shù)據(jù)局、精減中央國家機關人員編制等十三個方面內容。
具體來看,《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調整了一些部門的歸屬,新增了一些機構,但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仍為26個不變。
這些調整,目的是為了讓機構設置上更科學、職能配置上更優(yōu)化、體制機制上更完善、運行管理上更高效。面對這樣一份改革方案,相信代表們審議得也一定會特別認真。
另一塊內容,就是“兩高”報告。 我注意到,“兩高”報告中提到了“加強人格權保護”,報告里中舉了一個案例,我印象還蠻深的。
某公司運營的一款手機軟件以何某的姓名、肖像為標識,制作了AI角色。法院判決該軟件公司構成對何某人格權的侵害。
這起“AI陪伴”軟件侵害人格權案件,也說明即使在虛擬世界,也沒有隨意使用他人的姓名和肖像等的權利。這其實也呼應了網(wǎng)絡時代公眾對人格權保護越來越強烈的需求。
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快速發(fā)展、迭代更新,在虛擬世界,如何保護人格權?如何持續(xù)推進相關制度建設和監(jiān)督執(zhí)行工作?尤其是在大力發(fā)展數(shù)字經(jīng)濟的當下,如何去掉枷鎖又能架好護欄,前瞻性、系統(tǒng)性地預防對人格權的侵害?面對新問題新挑戰(zhàn),不知道代表們是否會給出一些新的思路。
(看看新聞Knews編輯:周緹)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