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法勤工儉學運動一直被看作是中國革命家的搖籃之一。100年前,一大批中國有志青年心懷報效祖國、改造社會的雄心踏上追尋理想的航程。如周恩來、鄧小平、蔡和森、聶榮臻、陳毅、趙世炎、王若飛、向警予等都曾經(jīng)參與到這場轟轟烈烈的留學勤工儉學運動中。
南京路外灘銅人碼頭和巴夏里銅像
這場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緣起于1912年成立的留法勤工儉學會,到1919年發(fā)展成為風靡全國的留學風潮。根據(jù)華法教育會的檔案記載:從1919年3月17日第一批勤工儉學生乘日本因幡丸郵輪赴法開始,到1920年12月15日最后一批學生搭乘法國智利號郵輪啟程,兩年間前后一共20批1843名中國學生赴法做工求學,其中1600余名學生是從上海黃浦江沿岸的碼頭出發(fā),開啟改變命運的逐夢旅程。
20世紀中期尚未封頂?shù)暮jP大樓和海關碼頭沿江浮橋
上海音像資料館從館藏上海珍貴歷史影像中精選了1910-20年代黃浦江沿江碼頭的珍貴影像,再現(xiàn)這些中國革命青年啟航之地的歷史風貌。鄧小平曾回憶,當時他是從十六鋪乘法國小輪船順黃浦江而下,到楊樹浦換乘法國遠洋輪船。本次呈現(xiàn)的黃浦江沿岸碼頭的歷史影像,正是用影像勾勒出從上海外灘沿江碼頭一路順黃浦江而下沿途真實的碼頭航運歷史景觀。
20年代的虹口港和招商局碼頭倉庫
這批拍攝于1910-20年代黃浦江沿江碼頭的珍貴歷史影像尚屬首次向社會披露。縱觀歷史,可以望見上海在近代以來早已顯現(xiàn)的國際航運中心地位,注定她會被歷史選擇成為革命理想的啟航之地??邕^百年,浦江風貌今昔迥異,如今黃浦江畔的現(xiàn)代景觀無與倫比,而這里仍然回響著一個世紀前革命前輩們破浪前行的汽笛。
20世紀中期的匯山碼頭
上海這個城市有著極其豐饒且與眾不同的紅色基因,我們將努力用歷史影像來逐步勾勒、還原這個城市的紅色記憶,使之變得鮮活而又立體……
(來源:上海音像資料館)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