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算得上是是南京路步行街乃至上海的一塊金字招牌,這位81歲滬上百貨“老大哥”于6月19日迎來了整體的閉店改造。
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老上海也叫它中百一店,第一百貨,地處南京東路830號近西藏中路口。商店的前身是大新公司,由華僑蔡昌投資600萬元,始建于1934年,后于1936年1月10日正式開張營業(yè)。10層鋼筋結構,底層至三層裝置了中國首家使用的自動扶梯。
當年的大新百貨公司,與新新、永安、先施三家并稱南京路四大公司。解放后,市百一店遷入大新公司,1995年7層營業(yè)面積達2.17萬平方米,為中華第一店。今天,我們就從第一百貨商店的前身——大新公司說起。
老上海都知道當年南京路上有著名的四大百貨公司,大新就是其中之一。上海大新公司創(chuàng)立于1934年,由廣東香山(今中山)縣金鼎外沙村人蔡昌(1877-1953)創(chuàng)立。
蔡昌
19世紀澳洲發(fā)現(xiàn)黃金,福建、廣東許多人都涌入澳洲淘金。清光緒十七年(1891),如同許多香山同鄉(xiāng)一樣,出身于貧苦家庭的蔡昌,年僅14歲就隨其兄蔡興到澳洲去淘金。然而兄弟二人到達澳洲才發(fā)現(xiàn),淘金熱已經(jīng)過去了。為了生存,新到澳洲的華人不得不尋找別的謀生之道。
蔡氏兄弟二人在澳洲雪梨(即今悉尼)附近轉悠、觀察了一段日子,然后在雪梨開設一家小商店,經(jīng)營水果、百貨等。由于當時香山人在澳洲租賃土地種植香山香蕉打開了澳洲香蕉市場,許多水果店都大獲其利。
“看懂上?!痹?a target="_blank"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百年“先施”》一文中寫到過,1900年,同是香山人的馬應彪在香港創(chuàng)辦先施公司,蔡昌的哥哥蔡興是創(chuàng)始人之一,就把剛從澳洲回來的蔡昌安排進公司任職。1910年,在“先施”工作十年的蔡昌,學會了“先施”公司全套嶄新的百貨經(jīng)營理念,于是策劃自己創(chuàng)業(yè),準備創(chuàng)辦大型環(huán)球公司。
香港先施公司
蔡昌的倡議得到其兄蔡興的贊許,二人開始共同謀劃,多次往返港穗兩地,向華僑及商界游說,集資四百萬港元,于民國元年(1912)在香港德輔道鬧市區(qū)開設了大新公司,英文名取為“THE SUN”,寓“旭日初升,大展新猷”之意,并以“旭日”為商標,33歲的蔡昌擔任經(jīng)理。
但這時候香港商賈如云、競爭十分激烈,與大新鄰近的“先施”、“永安”都已經(jīng)是遠近聞名的大百貨商店。但同時這一帶生意奇好,廣東一帶的人甚至坐船到此逛商場,逛完商場后要用擔子抬貨才能上船,還有一些商人干脆到這里批發(fā),然后運回廣東去零售。
年富力強而敢于挑戰(zhàn)的蔡昌擔任經(jīng)理后刻苦奮發(fā),事事親躬,每日四點就起床安排工作,大新公司營業(yè)額蒸蒸日上,后來居上,在香港繁華的商業(yè)黃金地段,穩(wěn)穩(wěn)站住了腳跟。20年代,蔡昌殺回廣東,在廣州開辦大新廣州分店,很快又成為同行業(yè)的翹楚。
20年代上海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以及同為香山同鄉(xiāng)的馬應彪等人的“先施”“永安”“新新”等大百貨公司紛紛登陸上海灘,并且很快取得了不俗的業(yè)績。一向不落人后的蔡昌也決定揮師北上,于1929年斥六百萬港元巨資,創(chuàng)立了上海大新公司。
大新公司原址西藏路、南京路口(榮昌祥西服號及周邊)
為了選擇公司地址,蔡昌親自在南京路幾個熱鬧街口觀察市面,最后選定西藏路與勞合路間的南京路段為建立公司最佳場地。
大廈歷時約七年建成,樓高十層,雄偉壯觀,為四大百貨之冠。大樓的設計者是留學美國的華人建筑家關頒聲先生,參與建造的是基泰工程公司,大樓建成后曾獲得亞洲最佳建筑設計獎。大樓有三面環(huán)繞的18扇大櫥窗,室內設計采光明亮,通風良好,并有冷暖氣設備,可調節(jié)室內溫度,四季如春,是上海最早全天候空調開放的百貨公司。公司地面商場共有4個出入口,樓內裝有6部電梯,另外還有兩部自動扶手電梯,這是東亞首家使用自動扶手電梯的商店。
最早的自動扶梯
民國25年(1936)1月10日大新公司建成開業(yè)。商場中間自動扶梯啟動,把鋪面的顧客送上二樓,二樓的顧客送上三樓,十分方便。這也是上海最早使用自動扶梯的百貨公司,連見多識廣的上海人也一時稱奇,扶老攜小來大新公司乘一乘自動扶梯;外地的到上海來“白相南京路”也要到大新公司乘自動扶梯。
大新公司由是名聲大振,生意興隆。這部自動扶梯既是上海也是遠東最早的一部,還是我國解放前唯一的一部,但解放以后停開。
大新公司設置了亞洲第一部手扶電梯(右二為蔡昌)
直至80年代初,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為捐款修建長城,重新開放這條自動扶梯,乘梯者每人收取2角錢(用以捐獻),顧客還是排隊爭乘。在后來的第一百貨公司我們依然能夠看到這部曾經(jīng)創(chuàng)造神話的自動扶梯。
蔡昌的上海大新再續(xù)后來居上的神話,不僅大新公司樓層為同業(yè)之冠,而且從1936年1月10日開業(yè)到1939期間年營業(yè)額達300~400萬元,這在當時無出其右,開創(chuàng)了當時的商業(yè)百貨傳奇。
大新除了售貨商場以外,還設有書畫部,展出有名畫家的作品;五樓為酒樓及舞廳,六到九樓為電影院和游樂場,頂層設有屋頂花園。
創(chuàng)建不久的大新公司
(圖片來源:上海黃浦微信公眾號)
在大新公司之前,永安、先施、新新公司的主要服務對象是上海市民中的中上層人士。而那些處于社會底層的顧客,對于這樣的大公司只能望而止步。為了吸引這些底層顧客,大新公司在它的地下室開辟面向大眾的廉價商場,頓時轟動一時。由于人太多,只能憑票入場,想進廉價商場的顧客必須先掏錢買票,4毛錢一個,顧客到公司去買東西先要買票,也算是商界一大佳話。
由于考慮周詳,顧客到大新不僅可以購買到需要的東西,而且可以游玩、娛樂、進餐,既愉悅身心,又達到購物目的,可謂一舉多得,因此頗受滬人歡迎,公司也因此獲利頗豐,不僅成為南京路上四大公司之首,也成為遠東最大百貨商店。
攝于1930年代
戰(zhàn)爭是商業(yè)的死敵,抗戰(zhàn)時期上海大新公司歷經(jīng)戰(zhàn)時貨幣貶值、銀行催債、日軍強行管制、美國商品對華傾銷等絕境,終日在慘淡經(jīng)營。
幸而抗戰(zhàn)勝利后香港大新公司營業(yè)日見好轉,蔡昌于是將經(jīng)營重心從上海轉向香港,并制定了多銷貨、少進貨的消極方針,逐漸將上海大新公司的資金轉移至香港。上海解放以后蔡昌干脆對上海大新公司采取放棄態(tài)度,使上海大新公司成為既無資方又無資金的空殼子。
宣傳畫《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
(圖片來源:人民網(wǎng))
1949年10月20日,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成立。而后,1953年11月上海第一百貨商店遷入現(xiàn)址,即原大新百貨大樓,成為全國最大的百貨商店,后來的上海一百與華聯(lián)集團合并成立的百聯(lián)集團,繼續(xù)延續(xù)著大新百貨的不朽神話。
第一百貨商店舊照
從本月19日起,有著68年歷史的市百一店將開始閉店改造。作為百聯(lián)集團轉型升級的重要一環(huán),改造后的市百一店將與東方商廈南東店將連為一體,整合成為第一百貨商業(yè)中心。改造以后,市百一店老樓將以零售業(yè)態(tài)為主,黃金珠寶柜臺將整體搬遷到地下一層,同時引進諸多全新品牌。
改造效果圖
作為近代歷史保護建筑,市百一店外立面只做清潔與修補,不做改動,商場內部的立柱、1936年大樓建成就有的樓梯等都將完整保留,就連亮燈工程的燈光也必須安裝在窗戶里面。市百一店與東方商廈南東店在改造后將通過三部飛梯和七根連廊連成一體,六合路上還將打造玻璃頂棚。
6月18日晚上10點,工作人員陸續(xù)關上商場的一扇扇大門,原本簡單的一個上鎖動作,此刻也變得意義非凡。
在閉店最后一夜里,有的市民們趕著最后一波,瘋狂地買買買,其中一些人買一樣商品就是為了做一個紀念,留下一張第一百貨商店的發(fā)票——因為裝修改造以后就叫上海第一百貨商業(yè)中心了;也有老主顧特意前來拍照留念,記錄下這個珍貴的瞬間。
有市民架著攝影機記錄下商場閉門改造前的珍貴瞬間
完成閉店改造之后,市百一店老樓將在10月底重開試運行,東方商廈南東店將在8月16日閉店改造,11月30日,第一百貨商業(yè)中心將整體全新亮相。
我不知道這座承載著幾代人記憶的商場,在改造以后是不是能重拾往日傲人的銷售業(yè)績,但我可以確定的是,未來當市百一店老樓在夜晚亮起暖暖的燈光時,我們還會感受到上海這座城市的溫度。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