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14年來,淮安區(qū)消防大隊的消防員們不斷流動著,但是有一個人始終堅守在這里。雖然她不是消防員,但是她的工作卻關(guān)系到整個消防隊的運轉(zhuǎn)。從進入消防隊的那天起,她用14000多頓飯默默守護著這些“逆行者”,而隊員們也親切的稱呼她為“廚師媽媽”。她就是淮安區(qū)消防大隊的廚師問素梅。
洗菜、煮飯,準備配料。上午9點,問素梅一個人在碩大的廚房內(nèi)不停忙碌著。除了準備菜譜上的飯菜,今天她還要加個小灶。
記者:“大姐今天為什么會突然加這樣的一道菜?”
問素梅:“有個小家伙想吃這個菜,就炒給他吃,多加一個菜?!?/p>
記者:“那為什么會想吃這個菜?”
問素梅:“因為有家的味道?!?br/>
原來,臨近年底消防員李廣通非常想家,于是他就拜托問素梅做一份母親最拿手的洋蔥青椒炒肉,以慰藉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
淮安市消防救援支隊淮安區(qū)大隊消防員李廣通:“阿姨的年齡今年48了,然后和我媽的年齡一樣大,在隊里我們大家也都是二十多歲的小伙子,自己媽媽的年齡,也都在48歲接近50了,然后阿姨在隊里經(jīng)常和我們在一起打鬧,然后我就感覺非常的親切,也有一種媽媽的感覺,雖然不是親媽,但也勝似親媽?!?br/>
剛到淮安區(qū)大隊工作時,問素梅才35歲,但這里的小伙子們卻叫她“阿姨”。看著一張張年輕的臉,問素梅一問才知道,很多消防員只有20歲左右,有的新兵才17歲。問素梅也是母親,深知這些孩子內(nèi)心對母親的感情,所以她每次都用心做好菜。最讓她欣慰的是,這些孩子說她做的菜“有媽媽的味道”。
問素梅:“我第一年來的時候,那個小孩是福建的,幾個小孩退伍,我哭的洗禮嘩啦,大家都很感動,再后來就是南京的一個小孩他當了好幾年兵,然后走的時候,他到廚房跟我打招呼的時候,他哭了我也哭了,人都是有感情的嘛?!?br/>
14年,4900多個日日夜夜,問素梅為消防員們做了14000多頓飯了,她早已經(jīng)把他們當成了自己的兒子。
淮安市消防救援支隊淮安區(qū)大隊消防員楊如意:“除夕警特別多,我們出警去然后沒吃飯,等我們返回的時候那已經(jīng)很遲了,在車上的時候,想著說自己回去下個水餃什么的吃下,本身第一年就不在家過年很想家,家里每年都要吃水餃,等出警回來到廚房的時候,阿姨還在食堂里坐著,當時我說阿姨你怎么還不回家,阿姨說你們還沒吃飯呢,我給你下水餃吃,當時我很感動?!?br/>
為了滿足來自五湖四海的隊員們的口味,問素梅還自學了很多地方特色菜。問素梅說,在她眼里,這些消防員既有訓練場上的霸氣,又有生活中的可愛。
問素梅告訴我們,因為工作的性質(zhì),每年與隊員們相處的時間比自己的女兒都多。未來的日子里,她最大的心愿就是隊員們能夠平安地出去,平安地歸來,而自己依然做好他們堅強的后盾。
問素梅:“我有時間還會跟他們開玩笑,我說如果我能做的話,做到80歲都給你做飯,一直做到80歲?!?/p>
(素材來源:江蘇新聞 編輯:劉喻斯)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