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三輪車,一個小火爐,一副制作模具,一位衣著樸素的老者——每天清晨六七點和下午三四點,你都能在奉賢菜場路上看到這個冒著熱氣的路邊攤。
攤主是當?shù)氐拿恕案鈳汀眰魅朔侗?。在他手里出爐的海棠糕,是當?shù)睾⑼瘋兎艑W后的零嘴,也是無數(shù)奉賢“土著”們記憶里難以割舍的味道。
奉賢海棠糕是上海著名的傳統(tǒng)糕點小吃,創(chuàng)制于清代,因糕形似海棠花而得名。海棠糕的制作過程雖不復雜,但點點滴滴中凝聚了“匠人精神”。
首先是制作工具不可小覷。制作海棠糕需要一套專業(yè)的銅盤模具,模具分為上下兩片,一片是圓形銅蓋,另一片有著七個茶杯口大小的圓形凹槽,一個居中像花蕊,六個圍邊做花瓣,就像一朵巨大的海棠花,那海棠糕就是從這圓孔里烘烤脫模而出的。范師傅告訴我們,他手里的這套家伙什兒,是從上一位做海棠糕的老師傅手里接過來的,如今已再難尋覓。
其次是海棠糕的制作過程需要十分用心。雖然面粉、酵母、豆沙、白糖、豬板油都是常用食材,但對這些食材的配比和對烘烤火候的控制卻考驗著糕點師的經(jīng)驗。水油的調和、面粉的發(fā)酵程度、豆沙的細膩程度和甜度,是決定海棠糕口感的基礎。烘烤時,鐵板溫度的把握又有講究:溫度高了烤出來的糕點會焦而味苦,火候過小又出不了脆皮,翻轉速度更要恰到好處,才能讓面團均勻受熱。
范師傅告訴我們,別看他現(xiàn)在的操作駕輕就熟,當年他可下了兩年苦功,經(jīng)歷過不斷的失敗和反復的練習?,F(xiàn)在,經(jīng)驗豐富的他已經(jīng)掌握了一套心法:“在糕模刷上水油后,發(fā)出滋啦滋啦的聲音,說明火候到了?!贝藭r,就可以將和好的面漿澆入糕??住:婵疽粫?,用銅釬挑起一塊豆沙做餡心,再用面漿蓋面,放上一塊豬油。同時,另一塊鐵板也要刷上油,兩塊鐵板緊緊扣住。一面烘烤3至4分鐘以后,再翻過來,等看見模具上的糖漿水咕嚕冒泡時,差不多就能出鍋了。
剛剛出爐的海棠糕散發(fā)著焦糖的甜味,圓形的面餅上覆蓋著一層金黃的糖漿外衣,底部還有一些細而滑的紋路向上延伸。咬一口,軟糯的面皮混合綿密的赤豆沙,清甜細膩又不粘牙糊口。舌尖若不小心碰到那層黃燦燦的酥脆糖殼,就真的是酥到骨子里了。
幾十年如一日,年近七旬的范丙官每天凌晨4點就要起床煮赤豆、磨面粉、拌豆餡,范師傅說:“食材新鮮,是傳統(tǒng)小吃長盛不衰的秘訣。”但因傳統(tǒng)工藝達不到量產,一爐海棠糕只能烤7個,每爐需要5至7分鐘,所以即使范丙官已經(jīng)盡了最大的努力,一天最多還是只能做200多個。出攤的幾個小時里,海棠糕總是供不應求,有時遇上不遠數(shù)里驅車趕來的顧客,一次性就要買走一整爐??粗∪喩弦呀?jīng)見底的面糊糊,排了半天的食客們只能無奈地搖搖頭失望而歸。但沒關系,第二天一大早,他們又會出現(xiàn)在攤前,用“不吃到不罷休”執(zhí)著,證明著自己對傳統(tǒng)味道的忠貞。
放學吃著海棠糕長大的孩子,一定有一個香甜的童年。而今,真正的海棠糕手藝人已經(jīng)屈指可數(shù)。也許帶著手的溫度制作出來的食物是有靈氣的,機器遠不如人們的手更知道食客內心的需要,所以現(xiàn)今的人們越發(fā)偏愛像老范這樣專業(yè)制作海棠糕的老手藝人。
候著下雪的日子,一爐冒著騰騰熱氣的海棠糕,熱乎乎,香噴噴,正好暖暖手。
關鍵幀:
晨光熹微間
斜陽脈脈時
奉賢古城巷
海棠依舊香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楊光 編輯:祝聞豪)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