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食品浪費法”頒布與施行,已經有一個多月的時間,臨期食品突然成了當下的火熱話題之一。目前臨期食品越來越受到市民的追捧,線上線下出現(xiàn)了不少專賣臨期食品的商鋪。除了專門售賣臨期食品的集合店,上海街頭巷尾的實體店,也會時不時地以特價形式來處理臨期食品。有市民甚至因此開發(fā)了一款小程序,專門提供這些散裝的“撿漏情報”。小紅書、微博、抖音等社交媒體上,關于臨期食品的內容也越來越多,出現(xiàn)了很多網紅博主打卡臨期食品倉庫,或者挑戰(zhàn)花很少的錢買到一大堆臨期食品。臨期食品為何會悄然走紅?消費者購買臨期食品應該注意些什么?
什么才算臨期食品?一是將處于保質期屆滿日之前指定天數(shù)內的食品界定為“臨期食品”;定義二是將處于保質期屆滿日之前指定比例天數(shù)內的食品界定為“臨期食品”。
復旦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厲曙光教授介紹:比例天數(shù)一般都是相對于保質期比較長的,比如保質期一年、一年半甚至兩年,那么就不具體的確定它的天數(shù),按照10%,或者按照8%、5%的保質期的天數(shù)來作為一個臨期。實際上這個東西沒辦法很精準的,或者很確定在某一個數(shù)字上面,因為具體情況具體對待,食品的種類太多,數(shù)量也太多。某一個食品在某一家商場里面,店主有臨期處理的權利,假如這個食品保質期是一年的,我一直賣不掉,我心里急,然后我提前兩個月就開始做臨期食品處理;有的比如說是保質期一個月的,但我賣得非常好,我臨到最后一天才來個臨期食品處理,這都是可以的。所以沒辦法規(guī)定一個很死板的數(shù)字。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