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方案出臺后,上海的高中教學也正在悄然發(fā)生許多變化。以往的假期,學生們大多忙著在補課,而現(xiàn)在的假期,除了社會實踐,學生們還忙著開展研究性學習。而這個研究性學習的成果,2017年起將會錄入綜合素質評價之中,作為高校自主招生的參考。
雖然正值暑假,但市西中學的17個創(chuàng)新實驗室里卻一派忙碌景像。做車模、搭機器人,開展化學實驗,學生們正按照自己的興趣,開展著研究性學習。這和以往埋頭補課、刷題的假期比,顯然非常不同。
一名市西中學高中學生說,暑期在外面補課的話,老師會教給你知識點,然后讓你大量刷題,但是在這里,我們可以進行大量的實驗,這對動手能力、思維能力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一名市西中學高中學生告訴記者,她這個假期不是補課為主,主要是在家里自己學習,還有就是來學校做模型。她認為,今后高考招生會納入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自己的研究性學習也可以記錄在案。
所謂研究性學習,指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從學習、生活中,選擇研究專題,主動地獲取知識,解決問題。根據上海正在推行的高考改革,明年起,高校招生將實施兩依據一參考,也就是依據統(tǒng)一高考成績,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來進行高校招生改革。學生研究性學習的經歷,就將記錄在綜合素質評價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方面,明年起,應用在高校的自主招生之中。
據市教委基教處主持工作的副處長周飛介紹,今后各學校還要對課題的開展情況組織專家委員會進行評比評價和鑒定,綜合反映學生的探究能力、思維水平和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以便高校能夠在招生過程當中選擇學生。這一改革將會影響到整個高中的教學方式的變化。
據統(tǒng)計,目前全市高二學生的課題數目達到1萬2千余個,其中9553個已經完成結題,涉及科技創(chuàng)新、人文、藝術、環(huán)保、金融等諸多方面。已有188所高中的高二年級學生做到了人人有課題,約75%的公辦高中建立了創(chuàng)新實驗室,有1000多名校內外教師參與學生輔導。如今,越來越多的高中生不再埋頭刷題,而是根據興趣愛好自主開展豐富多彩的研究性學習。
吳淞中學高三學生郭青釗說,小時侯就想當科學家,現(xiàn)在有了研究性學習,讓我能夠初步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努力的目標?,F(xiàn)在我比較喜歡的就是像化學專業(yè)和有關太陽能。
一些高中也在實踐中形成了形式多樣的研究性學習創(chuàng)新模式,催生了學生研究成果。七寶中學今年有8名高中學生獲得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稱號。校長朱越說,學生在整個研究性學習過程中,他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開放性,應該說是傳統(tǒng)課堂所不能完全提供的。所以我覺得這為我們高中學生,將來能升入到心儀的大學,比較高質量地完成高校的學習要求,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編輯:王玨)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