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一戰(zhàn)后的萊比錫審判
紐倫堡審判廳外。為了紀念紐倫堡審判,審判廳外至今樹立著法官國家的國旗。紐倫堡審判先于東京審判,于1945年11月開庭,到1946年10月閉庭,幾十名納粹罪犯被繩之以法。
Courtroom600,就是當年紐倫堡審判的法庭,至今仍在使用,審判案件。
印有一戰(zhàn)后“萊比錫審判”的圖片和說明文字的展板
在Courtroom600旁邊,就是紐倫堡審判紀念館。館內非常安靜,莊嚴肅穆。在最靠前的展示圖片和文字上介紹了,根據《凡爾賽條約》的規(guī)定,德皇威廉二世應被引渡到德國,與其他890名德國平民和軍人一起,接受聯合法庭的審判。
但德國提出由自己對戰(zhàn)犯進行審判。協約國擔心如果強制引渡德皇,可能會引發(fā)德國內戰(zhàn),并導致德國和協約國再生戰(zhàn)端,因此同意了由德國自主審判。這次審判在德國萊比錫進行,被稱為“萊比錫審判”。
在紐倫堡審判紀念館內,我們采訪了紐倫堡審判紀念館教育和研究部門的負責人阿斯特麗德·貝茲女士
貝茲女士是紐倫堡審判紀念館教育和研究部門的負責人。她對紐倫堡審判和東京審判都非常了解,為人熱情,工作認真。在四樓的辦公室,她接受了我們的采訪。她說“當時德國人成功說服戰(zhàn)勝國,讓德國自己去主理這次審判。所以在萊比錫,他們有了萊比錫審判。但是德皇威廉二世當時不在德國,而是流亡至荷蘭?!?br/>
德皇威廉二世
萊比錫審判最終以12名被告中6名無罪的結果收場,甚至還有聽眾對宣布無罪的判決報以喝彩鼓掌的場面。萊比錫審判被看作一場“鬧劇”,它敷衍了事,草草收場,對德國的戰(zhàn)爭狂人并沒有起到威懾作用,從而在短短的十多年時間里,更大規(guī)模、更加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被挑起。
“萊比錫鬧劇”這個歷史教訓,對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戰(zhàn)爭罪犯處理產生了巨大影響?;诖耍诙问澜绱髴?zhàn)結束的時候,反法西斯戰(zhàn)線的國家之間,基本上達成了這樣一個協議,就是戰(zhàn)后一定要成立軍事法庭,對戰(zhàn)爭罪犯進行審判。萊比錫審判盡管是個鬧劇,但某種程度上,也是為后來的紐倫堡審判和東京審判提供了警示作用。
一戰(zhàn)后的萊比錫審判法庭
更多獨家影像和權威采訪,敬請關注即將于上海外語頻道首播的系列紀錄片《東京審判》。
(編輯:王碩)
版權聲明:本文系看看新聞Knews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