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加拿大回國后,留學生田樂霓就過起了日夜顛倒的生活:夜里上網課,白天寫作業(yè),睡覺只能抽時間。在家留學的生活,讓她覺得有點不真實,而且學習效果也不盡如人意,特別是一些安排在北京時間凌晨或半夜的網課,上課的時候精神往往不太好,特別費勁。
不規(guī)律的作息也讓田樂霓有了一種與世隔絕的孤獨感。她告訴看看新聞記者,自己的生活頻率和周圍人都不一樣。早上起床的時候,父母就已經上班去了,和他們溝通的機會很少。身邊也沒有同齡人可以交流一下學習進度和心得。
教育部去年年初發(fā)布的數(shù)據顯示,我國海外留學人員共有約160萬。新冠疫情爆發(fā)以來,國外高校將全部或部分課程轉到線上進行。盡管部分國外高校允許符合條件的國際學生在本國的合作院校繼續(xù)就讀,但這種"退而求其次"的留學,再加上不斷變化的簽證和入境政策,讓不少中國留學生的求學路充滿未知。
在采訪中,有不少留學生告訴看看新聞記者,如果今年依然還是上網課,沒法兒回到學校的話,他們可能會選擇休學一年。在此期間,可以提前參加實習,為將來畢業(yè)后找工作積累一點實戰(zhàn)經驗。
事實上,不僅僅是歸國留學生,2020年,整個教育行業(yè)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從行業(yè)結構到教學形態(tài)都產生了巨大變化。
疫情發(fā)生后,7歲小學生韓尚宰的父母就把他的課外培訓課轉到了網上,如今,即便線下課程已經恢復,他也依然在線上課。不僅孩子覺得學起來很自由、很開心,他的父母也覺得非常省心,一方面,豐富的在線資源給了他們更多選擇,另一方面,線上教學也免去了他們接送孩子上課的奔波之苦。
看看新聞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不少家長都肯定了線上教學在疫情期間發(fā)揮的作用?;蛟S正因為如此,去年,我國的在線教育事業(yè)逆市飛揚,實現(xiàn)了快速發(fā)展。據不完全統(tǒng)計,去年前10個月,我國新增在線教育企業(yè)82000家。去年上半年,融資金額排名前十的教育企業(yè)中,只有一家是線下機構,其余九家都是在線教育企業(yè)。
因此,不少主打線下教學的機構在熬過了"閉門之痛"后,開始思考轉型。沈陽某社會教育培訓機構負責人李婷表示,他們現(xiàn)在也會在教學中引入直播互動等形式,來滿足不同家長的一個需求。
新冠疫情把線上教學推上了風口,它不僅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模式,也重塑了學校的教學場景。一夜之間,全國60多萬名教師從三尺講臺轉戰(zhàn)云端課堂。然而,并非每個人都能一下子適應這突如其來的轉變,特別是一些年紀比較大的教師,對一下子變身成為"網絡主播"還不是很適應。還有不少教師坦言,由于準備得較為倉促,目前的線上教學實踐在個性化、智能化方面還沒有充分挖掘互聯(lián)網的潛能。更多時候,"互聯(lián)網+教學軟件"只是成為了"課堂+黑板粉筆"的簡單替代。
不過,這次"迫于無奈"的臨時改變,也讓不少老師看到了教學的更多可能性。沈陽市南京一小長白島一分校教師張曼娜告訴看看新聞記者,線上教學促使她準備更多更好的網絡資源,同時思考將來可以如何通過互聯(lián)網技術,來彌補傳統(tǒng)教學中的不足。沈陽市南京一小長白島一分校校長王燕也表示,在線上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們也在不斷探索在授課時長和形式上作出改變。
如今,隨著國內疫情防控進入常態(tài)化階段,線下教學已全面恢復,但線上教育并未因此而淡出。沈陽市南昌初級中學校長汪永海表示,盡管線上教學不如線下教學那樣有溫度,在師生互動方面的效果還有待提升,但它確實是一種非常有意義的補充。教育專家預測,線上線下融合將成為未來教學改革的關鍵。如果說疫情期間的網課嘗試多少帶有些趕鴨子上架的意味,那么下一步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利用在線教育的海量資源和可及性優(yōu)勢,把教育現(xiàn)代化提升到一個新水平。
疫情之下,變革的大幕已經徐徐拉開。
(看看新聞Knews記者:任彬源 孟雷 編輯:唐熙 陳頲杰 靜靜)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