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和東歐生法國的氣,法國生土耳其的氣,特朗普生幾乎所有人的氣,東道主英國只希望一切快點結(jié)束。”
北約成立70周年特別峰會,12月3-4日在倫敦舉行。
但是,英美法德等29國領導人,卻各懷心思,讓這場“生日會”變成了“斗嘴會”。
北約越來越老,分歧也越來越大。選在倫敦開,就很說明問題。
這場70周年峰會,原本要在北約誕生地華盛頓召開,但北約首腦們怕“不可預測的”特朗普攪局,只能換地方。
英國這時正為“脫歐”焦頭爛額,急需這樣一場峰會,證明自己仍在西方集團,這才最終選在了倫敦。
70年的北約,病到了什么程度?還能治好嗎?
“散沙”還能擰成“繩子”嗎?
北約全稱“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英文名稱首字母縮寫為NATO),成立于1949年,是以美國為首的軍事同盟??偛吭O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
用其第一任秘書長伊斯邁爾的話說,成立北約的目的,是“擋住俄國人,留住美國人,壓住德國人”(Keep Russians out, Keep Americans in, Keep Germans down)。
位于布魯塞爾的北約總部
北約誕生于二戰(zhàn)后美蘇兩強爭霸的冷戰(zhàn)時代。戰(zhàn)后為了穩(wěn)住西歐,不使其被來自東方陣營的意識形態(tài)和鋼鐵洪流吞噬,美國一邊通過“馬歇爾計劃”給歐洲國家大肆輸血,一邊拉攏加拿大和西歐多國,共同締造了“北約”。
成立之初,北約是為了與蘇聯(lián)抗衡,但在蘇聯(lián)解體的幾十年之后,它依舊存在,并做出調(diào)整,重新界定自身使命。經(jīng)過數(shù)十年調(diào)整,目前的北約,不僅繼續(xù)防范俄羅斯,更擴張行動范圍。在冷戰(zhàn)后,北約部隊不僅在歐陸活動,也參加了阿富汗、敘利亞、利比亞等軍事行動。
北約規(guī)模也不斷擴大。到2017年黑山加入北約之后,北約形成了29個成員國。
當時,由于華約和蘇聯(lián)的存在,讓這些國家感到恐懼,不得不與美國保持一致,形成抱團取暖的態(tài)勢,所以當時把“沙子”擰成了“繩子”。而現(xiàn)在,北約這堆“沙子”,還能再擰成“繩子”嗎?
北約國家已經(jīng)“腦死亡”?
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斗爭,有國家的地方就有國家利益的糾葛與羈絆?!?/p>
北約,其實從未做到像其對外宣稱的那樣鐵板一塊。
早在1966,法國總統(tǒng)戴高樂就威脅要退出北約,以此來捍衛(wèi)法國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軍事主導權。即便是發(fā)生在冷戰(zhàn)如火如荼的20世紀60年代,美國對于“小弟”這種不顧大局的“出走”行為也深感無能為力,只能聽之任之。
戴高樂(右一)與丘吉爾等人
如今,特朗普又遇到了頗有小戴高樂氣質(zhì)的馬克龍。
這一次,馬克龍早早就點燃了導火索。因為土耳其單方面出兵打擊敘利亞北部的庫爾德武裝,美軍“擅自”從敘利亞撤軍未與北約磋商,馬克龍公開批評北約內(nèi)部缺乏協(xié)調(diào)合作,聲稱北約處于“腦死亡”狀態(tài)。
這句話,首先就遭到了德國的反對。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馬克龍沒必要作出這種“空泛評論”,德國從未質(zhì)疑北約存在的重要性。
特朗普現(xiàn)在對馬克龍也越來越不滿,兩人在兩年前培養(yǎng)起來的“兄弟情”,似乎已經(jīng)是很久以前的故事了。
特朗普在北約峰會前,對馬克龍進行了“直言不諱的攻擊”,稱其有關北約“腦死亡”和美國對北約漠不關心的言論“非常無理、令人作嘔”。
“北約為一個偉大的目標在服務,”特朗普補充說,“馬克龍的言論對北約所有28個國家來說是極大的侮辱?!?/p>
特朗普還揶揄法國的黃馬甲運動:“當法國正面臨如此困難時,不應說出這樣的狠話。看看黃馬甲運動發(fā)生的事情吧”。
“法國失業(yè)率很高,經(jīng)濟又不景氣,沒人比法國更需要北約?!碧乩势者€說。
就在北約峰會前一天,美國貿(mào)易代表辦公室發(fā)布針對法國數(shù)字服務稅發(fā)起的調(diào)查結(jié)論——美國將采取行動反制法國數(shù)字稅,可能對價值約24億美元的法國產(chǎn)品征收新關稅,最高稅率將達100%。
12月3日,馬克龍與特朗普在聯(lián)合記者會上
12月3日,在北約峰會的聯(lián)合記者會上,特朗普和馬克龍還演繹了兩人的“塑料友誼”。
特朗普警告說,北約成員國如果沒有按照北約的要求,將國民生產(chǎn)總值的2%用于北約集體防御的軍費開支,就不能“從貿(mào)易角度”與之交往。
法國的北約軍費開支,只占國民生產(chǎn)總值的1.9%。馬克龍反駁說,“如果不清楚北約未來的根本宗旨,就不能談論應該花多少錢、派多少兵?!?/p>
走到十字路口的北約
最近三年多以來,軍費負擔,是北約成員國之間,特別是美國與其他成員國之間的重大分歧。
北約總部的辦公開支約25億美元,各成員國的防務開支約1萬億美元。迄今為止,美國負擔約22%。
特朗普上臺后,美國政府風格大變,他要求成員國增加“份子錢”,將軍費開支提高到年GDP的2%。和以前的美國政府比起來,特朗普的態(tài)度更加咄咄逼人,甚至惡聲惡氣。
為了推進這個目標,特朗普還為北約小伙伴劃了一條死線:2024年之前必須達標,否則美國可能考慮退出北約。
特朗普:你們要多出一些錢!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巴黎的一場會議中透露,特朗普政府打算把對北約預算的直接貢獻份額從22%削減至16%,并期望由其他國家彌補這一缺口。
北約成立70年來,美國一直在其集體防御機制中充當領導者。但特朗普就任后發(fā)表“北約過時”論,并反復敦促北約其他成員國增加軍費,在伊朗核協(xié)議、《中導條約》等問題上也與歐洲盟友產(chǎn)生分歧。
他對北約目前界定的最大對手俄羅斯,似乎也沒有敵意。去年,在參加完北約峰會后,特朗普還直接去和普京會面,仿佛是要和他通報北約峰會的情況,讓其他成員國的首腦有些迷惘。
而在北約成員國中,特朗普最不滿意的是德國。2019年,德國軍費開支在GDP的占比只有1.4%。
在美國的壓力下,德國終于同意,在2021年把在北約的軍費開支占比提高到1.6%,但占其國內(nèi)GDP的比例也達不到特朗普要求的2%。根據(jù)德國自己的計劃,到2024年,德國軍費開支占GDP之比,只是從現(xiàn)在的1.4%提高到1.5%。
即便如此,默克爾政府在國內(nèi)也面臨了巨大的壓力。德國左翼派別高呼:“北約70年就夠了”。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次“北約”70歲大壽的“生日聚會”,被外媒形容像是一個“地獄里的生日派對”。北約未來的路,到底還能走多遠?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