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下午,中共中央組織部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在同濟大學宣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的任免決定,鐘志華擔任同濟大學校長;裴鋼不再擔任同濟大學校長。
據(jù)官方簡歷,鐘志華生于1962年,就任同濟校長時與裴鋼一樣都是54歲,同時也都是“院士校長”。
對鐘志華,有這樣的評價——我國汽車學術界的傳奇人物。 當前我國研究車輛工程領域只有兩位院士,一位是已逾古稀之年的汽車學術界“泰斗”郭孔輝,另一位就是2005年當選院士的鐘志華。
他16歲上大學,20歲出國留學,30歲成為博士生導師,43歲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同年出任湖南大學校長。求學期間,他曾赴瑞典學習,并在當?shù)馗? 校獲得終身教職。他長期從事汽車碰撞安全技術、車身沖壓成型技術和模塊化輕量化汽車技術,先后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教師、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 府特殊津貼,獲中國發(fā)明家協(xié)會發(fā)明創(chuàng)新獎特等獎、國家科學進步獎一等獎等。
比較引人關注的是,鐘志華科研上的主攻方向,與同濟傳統(tǒng)優(yōu)勢學科——汽車相合。
對于他近年來的經(jīng)歷,也有人用“從政”來描述——2010.12至2011.02 重慶市委科技工作委員會書記,重慶兩江新區(qū)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兼);2011.02至2011.04 重慶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重慶市委科技工作委員會書記,重慶兩江新區(qū)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兼);2011.04至2011.12 重慶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重慶市委科技工作委員會書記,重慶兩江新區(qū)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兼),重慶市科學技術協(xié)會主席(兼);2011.12至 2014.10 重慶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重慶市委科技工作委員會副書記,重慶兩江新區(qū)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兼),重慶市科學技術協(xié)會主席(兼)。2014年10月至同濟 赴任前,任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秘書長。
有媒體報道,2011年,他赴任重慶市科委主任之際,記者問及,在學術領域順風順水、成績卓著,因何轉(zhuǎn)向?qū)W術以外的仕途呢?他回答,“這很正常呀?!?/p>
曾“從政”的院士,而今回歸掌舵高校,特別是同濟大學這一全國知名高校,他將給同濟帶來什么?給上海帶來什么?甚至,給中國高校校長界帶來什么?不妨從最新資料中尋找些許脈絡……
【新校長赴任倒計時12天前:2016年8月25日】
8月25日,在靖江市科協(xié)積極牽線、接洽下,華達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湖南大學簽訂合作協(xié)議,共建鐘志華院士工作站。
今年5月5日,經(jīng)靖江市科協(xié)聯(lián)系,鐘志華院士一行到華達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過考察,實地考察了公司的生產(chǎn)情況,并就設立院士工作站、提升模具 設計開發(fā)水平、開展新材料項目合作等問題展開交流。鐘志華充分肯定了華達公司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和創(chuàng)新動力,認為企業(yè)具備相當水準的生產(chǎn)研發(fā)能力。雙方就設立院士 工作站、開展新材料項目合作等事項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華達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葛江宏表示,與湖南大學共建鐘志華院士工作站后,雙方將重點圍繞新型汽車材料、新型沖壓工藝、新能源應用等領域合作 開發(fā)核心技術,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zhuǎn)化,共建研究室培養(yǎng)基地,幫助企業(yè)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企業(yè)增強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提供有力支撐。(來源:江蘇公 眾科技網(wǎng))
【交接:新老兩位校長簡歷】
鐘志華院士 來源:湖南大學官網(wǎng)
鐘志華,男, 漢族,1962年7月出生,湖南湘陰人,研究生,工學博士,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1992年7月參加工作,1999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1978.09--1982.07 湖南大學機械系學習
1982.09--1984.01 出國預備培訓,分別在廣州外語學院、北京語言學院學習英語和瑞典語
1984.01--1987.02 瑞典律勒歐大學攻讀副博士學位
1987.02--1988.05 瑞典林雪平大學機械工程專業(yè)學習,獲工學博士學位
1988.05--1989.12 瑞典林雪平大學博士后研究
1989.12--1992.06 瑞典林雪平大學助理教授
1992.06--1995.10 瑞典林雪平大學副教授(終身職位),湖南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教授
1995.10--1997.09 湖南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副院長
1997.09--2004.01 湖南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院長
2004.01--2004.04 湖南大學校長助理,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院長
2004.04--2005.07 湖南大學副校長、黨委常委
2005.07--2010.12 湖南大學校長、黨委常委
2010.12--2011.02 重慶市委科技工作委員會書記,重慶兩江新區(qū)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兼)
2011.02--2011.04 重慶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重慶市委科技工作委員會書記,重慶兩江新區(qū)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兼)
2011.04--2011.12 重慶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重慶市委科技工作委員會書記,重慶兩江新區(qū)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兼),重慶市科學技術協(xié)會主席(兼)
2011.12--2014.10 重慶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重慶市委科技工作委員會副書記,重慶兩江新區(qū)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兼),重慶市科學技術協(xié)會主席(兼)
200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
(來源: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網(wǎng))
裴鋼,男,1953年12月生于遼寧省沈陽市,中共黨員,1970年參加工作。
裴鋼院士 來源:同濟大學官網(wǎng)
裴鋼同志1978年初進入沈陽藥科大學學習,1982年獲學士學位、1984獲碩士學位。1987年進入美國北卡大學學習,1991年獲生物化學和 生物物理學博士學位。1992年至1995年2月在美國杜克大學進行博士后研究。1995年3月回國,應聘擔任德國馬普學會和中科院共同支持的青年科學家 小組組長,研究員。2006年6月受聘為同濟大學名譽教授。2000年5月起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2007年8月起任同濟大學校長。
裴鋼同志199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6年起任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yī)學部副主任;2001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F(xiàn)為中國細胞生物學 會理事長,亞太細胞生物學組織主席,中藥全球化聯(lián)盟副主席,《Cell Research》主編和國際多種學術刊物編委。并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 (973計劃)第四屆專家顧問組成員,“發(fā)育與生殖研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專家組組長,國家重大基礎平臺建設專家組成員。
裴鋼同志長期從事細胞信號轉(zhuǎn)導研究,在國際學術刊物發(fā)表研究論文100多篇。1996年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1997年獲求是科技基金會“杰出青年學者獎”, 1999年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200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6年獲上海市自然科學一等獎。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