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嵊州市慈善總會收到了一筆10萬元的個人捐贈款,這是由家住嵊州市剡湖街道的吳美云大伯捐贈的,同時吳大伯還是遺體捐獻志愿者。
吳大伯今年86歲,看上去身體還很硬朗。經(jīng)過了解,得知吳大伯早在我國新冠疫情比較嚴重的時候,就想把自己的積蓄拿出來捐獻給國家,但是由于那段時間自己身體不適,不方便行走,直到今天,趁著身體好一點了,就馬上來到市慈善總會,捐贈10萬元積蓄。
吳老伯表示這些錢是自己省下來的,現(xiàn)在每個月有3000多退休金,他一個月五六百塊都用不掉。他說以前他們也很苦,吃苦過的人是不怎么喜歡用錢的,其他苦的人還有,所以捐獻給國家,國家好了,我們也好。
嵊州市慈善總會副秘書長金湘玉告訴記者,今天還沒到上班時間,吳大伯就在慈善總會門口等候了。在交談過程當中,大伯還說他簽訂了捐獻遺體的協(xié)議,和紅十字會,我想這樣的奉獻精神,大愛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吳大伯說,在去年2月13日,他在家人的陪同下簽訂了浙江省遺體捐獻志愿書,他打算在去世后把自己的遺體捐獻給浙江大學醫(yī)學院,同時還選擇了生態(tài)葬。吳大伯稱捐獻遺體是從電視上看來,他選擇海葬是因為土地省得占用,國家的土地,他一次都不能占有,海葬的話扔了就流掉了。
據(jù)了解,吳大伯1971年參加工作,在長詔水庫工作了10年,期間年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后來從水利局退休。而他的妻子是普通的農(nóng)民,享受村里的土地征用補貼。吳大伯覺得現(xiàn)在的退休工資已經(jīng)足夠滿足老兩口的晚年生活了。
吳大伯的愛心壯舉,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
對于捐款,吳老伯妻子史阿姨稱,一開始的時候她也不答應,后來想想丈夫同意,去捐掉就捐掉吧,為窮苦人獻點愛心也好的。對于他捐遺體,史阿姨表示自己和兒子都簽字表示同意,這是吳老伯生前的遺愿,他們也要服從他,他生前怎么說就怎么做。
吳老伯和史阿姨的善良和愛國情懷深深感動了大家,兩位雖然只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在看到國家深受疫情影響時,能夠挺身而出,他們的大愛,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素材來源:紹興公共頻道 編輯:殷滋)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