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它是一種田間游戲。
后來,它形成了規(guī)則,分出了勝負(fù)。
現(xiàn)在,它成為了現(xiàn)代人的社交方式。
它是什么?它就是體育。
體育,讓每個參與者,都試圖超越自身的體力、智力,這樣的超越也許會失敗,但一定會讓人有所收獲!因為體育,給我們成功,也讓我們學(xué)會坦然地面對失敗。
體育的歷史幾乎和人類的歷史一樣久遠(yuǎn)。我們相信,古希臘時期,第一名奧林匹克運動員,在田野奔跑時,那份初衷,那份熱情,從未改變。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運會哨聲吹響的時刻,看看新聞用七個短片,為拼搏喝彩!
在這七個短片中,我們看到的是七種不同的人生,我們看到的是對拼搏精神不同的詮釋。
“叫我?guī)~就好”。這是上海男排隊長戴卿堯送給自己的微博名。
上海男排:熱血,有時需要奮不顧身。
“帶魚”今年26歲,他是頂尖運動員,但也有自己的困擾。
作為上海男子排球隊的隊長,戴卿堯最怕的,是肩部傷病的反復(fù)。疼起來,訓(xùn)練都難以持續(xù)。可是到了賽場上,即使肩膀掉下來,他也會咬牙堅持,完成一次次扣球。他說:“熱血,有的時候,就是要奮不顧身”。忍痛咬牙,面目是猙獰的。但是,在排球場上,這個表情就是向上的力量。
競技體育并不是體育的全部,在頂尖職業(yè)運動員之外,更為龐大的群體是熱愛體育的普通人,因為體育可以幫助一些他們實現(xiàn)另外一種人生。
本屆全運會首次設(shè)置了19個群眾比賽項目,這使得每一個愛運動的你,都有有機會登上全國最大運動會的舞臺。
她是兩個孩子的母親,籃球是她第三個孩子
三對三,六個人,半個籃球場,這是怎樣的一種對抗?
強攻突圍,配合進(jìn)攻,這是屬于她的Freestyle。
籃球場上的林貝葉,絲毫看不出已經(jīng)是兩個孩子的母親。為了備戰(zhàn)全運會業(yè)余組的比賽,今年已經(jīng)32歲的她,堅持高強度的訓(xùn)練,訓(xùn)練讓她肌肉酸痛,但每次訓(xùn)練結(jié)束,她依然會笑得露出八顆牙,她說“Just enjoy”。
“柔”美上海阿姨驚艷全運賽場
趙紅珍,45歲,是一名自行車的管理員。
挪車,檢查,維持秩序。這就是她每天的工作。
趙紅珍性格靦腆,話不多,她的改變,是從學(xué)柔力球開始的。從興趣,到熱愛,一步一步,趙紅珍走上了全運會的大舞臺,成為一名全運會的業(yè)余選手,在專業(yè)的賽場,她實現(xiàn)了另一種人生。她說,體育給她帶來最大改變,就是自信。
三林舞龍:傳承2000年的中國“國技”
“相差一個人的身位,就是最好的”,訓(xùn)練場上的陸大杰總是對每一個動作錙銖必較。
作為上海三林舞龍的總教頭,在本屆全會運會上,68歲的他和隊員們斬獲一金一銀。舞龍這項在中國傳承了2000年的非遺項目,對陸大杰來說是相伴一生的朋友,因為他是坐在外公的腿上愛上舞龍的。在他看來,舞龍從宮廷走向民間,寄托了中國人對風(fēng)調(diào)雨順的美好祝愿。舞龍是一項集體運動,它的美在于團(tuán)結(jié)、協(xié)作,不放棄每一個人,陸大杰說這就是中國人傳統(tǒng)的價值觀。
從一名草根農(nóng)民,到被稱為“龍王”,陸大杰說,他必須為舞龍付出終生。
摔跤吧,孩子!
趙斌51歲,朱愛芳48歲,他們是楊浦區(qū)青少年業(yè)余體校的教練員。
他們是一對夫妻,是孩子眼里的“摔跤爸爸”、“柔道媽媽”。
在少體校,他倆即是教練,也是孩子們“半個父母”。
“體育給人們的不僅僅是強健的身體,還有百折不撓的精神”,這是他們想傳授給孩子們的畢生所學(xué),“對孩子負(fù)責(zé),對工作負(fù)責(zé)”。趙斌、朱愛芳是中國千千萬萬基層體育教練中最普通的兩位,他們希望自己的隊員能夠站上奧運會的領(lǐng)獎臺,盡管那個時候,這對體育夫妻也許依然默默無聞。
如果說競技體育是體育的塔尖,那么它引領(lǐng)著的,是更為龐大的塔基。
體育從來是對每個人都敞開胸懷的,而人們對它的熱愛,就是一種執(zhí)著。
徐根寶,上海“模子” 74歲圓夢三連冠
徐根寶,74歲,上海人親切地稱呼他為“徐指導(dǎo)”。
每次比賽,球迷們喊的是“根寶,模子!”,賽場上的這聲吶喊,讓這位中國足球的“老帥”,不舍離開。
本屆全運會,徐根寶成為上海U18足球隊的總教練,在帶隊出征天津之前,他對這些年輕的球員說:“我們志向奪金,要有勇氣戰(zhàn)勝自己!”。8月3日,天津全運會U18男足決賽,上海隊2比1戰(zhàn)勝四川隊奪冠,至此,上海男足也實現(xiàn)了全運會足球的三連冠。賽后,隊員紛紛將金牌掛在74歲的徐根寶脖子上,這位上海功勛教練卻說:“這是上海整體的勝利!”,徐指導(dǎo)又一次突破了自己,卻收起了個人的光芒。
體育,就是這樣,讓我們享受榮耀,也讓我們學(xué)會謙卑。
洪南麗,80歲的體育攝影師
奔跑、捕捉,摁下快門,這是洪南麗最快樂的時刻。
80歲的她用幾十分之一秒記錄下的瞬間,是一部上海體育史。
“如果,給我一個老去的畫面,那一定是,我抱著相機,在賽場上,穿梭?!边@是洪南麗對于余生的描繪。盡管,她已經(jīng)80歲,盡管,從事體育攝影已有38年,但在綠茵場上,洪南麗依然背著幾十斤重的攝影器材“滿場飛”,和年輕的后輩一起“搶鏡頭”。
洪南麗說,體育攝影,帶給她很大快樂,她希望她的作品庫越豐富越好,因為這些最珍貴的瞬間,不屬于自己,是屬于上海的城市記憶。
洪南麗最出名的照片是當(dāng)年為范志毅拍的那張“范大將軍”,如今,她依然在尋找著下一張代表作。
體育讓她無懼年齡,收獲快樂。
這就是七個和體育有關(guān)的故事,這就是他們對體育的理解和致敬。
8月27日,天津“水滴”體育場,今年全運會開幕式的熊熊圣火,將被點燃。
我們期待,為每一次拼搏,喝彩!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劉桂強 朱亦敏 李會杰 高原 陽光 張樂 姜濤 黃思宇 王茜 董路翔 潘德祥 實習(xí)編輯:祝聞豪)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