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公安博物館的交通館里,陳列著眾多不同時期、不同款式、不同材質(zhì)的私家車車牌。其中那塊“滬AZ0518”特別吸引參觀者的眼球。其實,人們注意的不僅是那一組阿拉伯數(shù)字,而是有關(guān)這塊車牌的注釋:1992年,一塊“滬AZ0518(我要發(fā))”的吉利號碼Z牌照曾拍出了30萬元的天價……但有趣的是僅僅一周過后,車主就因欠款被告上法庭……
改革開放之初的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塊私家車牌“滬AZ0001”在上海誕生,這標志著一個新的時代正式拉開了帷幕。當時,有勇氣、有實力拍到私家車牌的可是“大戶”的象征啊。
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使用的86式牌照(摩托車)
從“AZ001”到“AZ518”再到如今上海趨之若鶩的車牌競拍市場,車牌的傳奇故事恍若隔空對話,吸引人們的是這些不同凡響的數(shù)字,還有數(shù)字背后的故事,清晰地展開上海私家車車牌逐漸演變的歷史。
1986年的11月,上海誕生了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私家車車主。當時,私家車被稱為“私人自備車”,因此上海市交管部門規(guī)定私車牌號使用“自備車”的第一個拼音字母Z,上海人稱之為Z牌照。這個被認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滬AZ牌照0001號被掛在一輛凱迪拉克小轎車的前面。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期的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帶著Z牌照的桑塔納是上海灘一代先富起來的人們最初的追求和情結(jié)。和所有緊缺的商品一樣,當時的桑塔納要批條子才能買到。最初,滬AZ牌照是不要錢的,只要你買得起車,人人都可以申領(lǐng)。但當時買得起車的人自然是鳳毛麟角。
從1986年到1994年的8年中,上海的私車牌照一共只發(fā)放了2000多張。到了1995年,一張車牌的底價已經(jīng)飆升到10萬元,實際成交價接近了一臺“普?!钡膬r格(普桑時價為20萬)。所以,直至1990年代末,上海總共才發(fā)行了不到5000張Z牌……
那時的私車牌照完全屬于“先富起來的一代人”。
0001號車主屬于上海嘉定區(qū)一位早年下海的老板王先生,這輛掛著AZ0001的牌照的豪車在以后的20年里為他贏得了無數(shù)路人的目光。也使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能夠擁有一輛掛有AZ牌照的私家車成為實力和身價的象征。1990年代初,這批牌照被允許拍賣和轉(zhuǎn)讓后,曾被炒到十幾萬元的高價。
這一年的12月,45歲的盛先生路過外灘延安東路15號時,看到有很多人在排隊。在那個年代排隊搶購緊俏物品是常有的事情,他好奇地擠上前,這才得知政府開始允許私人運營出租車,排隊的人是在客管處門前申領(lǐng)私人出租車牌照的。盛先生想到了18歲還待業(yè)在家的女兒,也加入了排隊的隊伍。不久,他獲得了一塊寶貴的滬AX1017的私人出租車牌照,成為上海最早的一批私人出租車主。
拿到牌照的盛先生馬上用2.7萬元購買了一輛“波羅列斯”汽車,不會開車的他雇傭了一位退休工人做駕駛員,讓女兒坐在副駕駛上負責收錢。
這一年,鄧小平第七次登上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在接受美國記者采訪時,多次闡述了“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論點,這使盛先生猶如吃了顆定心丸。他又買了輛牌照為AZ0035的羅馬尼亞產(chǎn)的“達契亞”,這是上海第35輛私家車車牌。為此,他開著私家車多次到原單位針織九廠附近兜來兜去,看到曾經(jīng)的領(lǐng)導和同事流露出羨慕的眼光,他很滿足。
在90年代,上海曾有一次近乎天價的競拍。那是1992年7月,上海試行了一次“Z”牌照吉祥號碼的拍賣。在這場中國大陸首次私人自備轎車牌照拍賣會上,留下了一段至今仍被老上海當笑話的“趣聞”。
那天的拍賣會一共拍賣了14個吉祥車牌。其中“Z0518”汽車牌號競爭激烈,僅僅幾分鐘后就從起拍價2萬元猛地抬到競價30.5萬元。“518”的諧音是“我要發(fā)”。于是,在拍賣現(xiàn)場這個“我要發(fā)”的車牌價格大大出乎了拍賣行預計的15萬元的極限。最終,一個姓蘇的老板花了30.5萬元把這個“518”搶到了手。在買到車牌的同時,他還挑選了一輛價值30萬元的豪華型奧迪轎車,在眾目睽睽之下。當場付清了總價60.5萬元的全部購車費用揚長而去。
這一天,參與競拍的14張?zhí)柵迫砍山?,總金額高達人民幣224.8萬元。Z0518的故事被全國媒體廣泛報道和追蹤,甚至在《人民日報》和《經(jīng)濟日報》都上了重要版面。美國《紐約時報》也驚呼“中國出現(xiàn)了超級富翁”。
而這一年,我國國有企業(yè)的平均月工資只有120元。
事情并沒有結(jié)束:一個月后,蘇老板的公司因為欠款被告上法庭。法庭調(diào)查后發(fā)現(xiàn)他的公司早已負債累累,他是在“空麻袋背米”呀。于是,Z0518奧迪車被查封了,并且再次拍賣以償還債務(wù)。
可是,這第二次的拍賣卻流了標?!?18”從趨之若鶩到無人喝彩,關(guān)鍵還在于這個數(shù)字。有錢人對它又有新的解釋了:他們說是這塊車牌很霉運,雖然“518”在粵語中的諧音是“我要發(fā)”,但上海話的諧音卻是“嘸(不)要發(fā)”,不吉利的!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啊。這場鬧劇過后,公安部下令全國禁止拍賣“吉祥數(shù)字”。
2000年1月,上海宣布實行“小客車上牌額度無底價競購”,也就俗稱的“私車額度拍賣”,拍賣每月舉行一次。當月中標最低價僅8800元,此后,中標價節(jié)節(jié)上升,如今已過9萬大關(guān)。
私車牌照的昨天一頁早已翻過,今天,上海這個大都市正面臨著新形勢下私車牌照的變革和陣痛,明天的公博館又將會陳列今天正在競拍的牌照后面的故事,那是寫實,是紀錄,是又一段新的歷史。
文章節(jié)選自《上海,不能抹去的記憶》,作者章慧敏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