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組成的“上海文化”,是上海城市精神的所在,是增強城市文化軟實力的重要依托。近日,一場在優(yōu)秀歷史保護建筑里舉行的論壇,吸引了滬上藝術(shù)家、文化學者和眾多市民的參與,共同探討和暢想上海文化的未來。
在修舊如舊的徐家匯大修道院里,200多名聽眾對話文化大師,來談一談他們對“上海文化”品牌的理解。在三年行動計劃中指出,上海要打造凸顯文化源頭地位的百部文藝精品。這讓將植根于上海的藝術(shù)家們深受鼓舞,紛紛表示,要更深入的理解和傳播上海文化的內(nèi)涵,就要創(chuàng)作更多好戲佳作,尤其是在傳統(tǒng)文化方面,要用適應新時代文化傳播的表達方式來打磨精品,贏得口碑。
上海的“海派文化”深入人心,是這座城市的基因。從文創(chuàng)50條到文化品牌三年行動計劃,上海計劃在三年到五年時間內(nèi),打造成為亞太的演藝之都。專家認為,要進一步加大創(chuàng)新力度,打造獨具上海特色的文化地標,建設高質(zhì)量文化品牌的承載區(qū)和平臺。
許多市民表示,生活在上海,能夠更多地參與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也越來越感受到多元文化的交融。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就要更好地挖掘城市記憶,講好城市故事。
(看看新聞Knews記者:謝丹青 實習編輯:潘慧嫻)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