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降至,朋友圈里又開始玩起了抽簽占卜的游戲。新年伊始,圖個吉利,也有著積極的心理暗示,因此大家對于這個游戲樂此不疲。那么古老的占卜究竟是怎么回事?或許能說清楚的人就不多了吧。
為了新年里的第一個特展,上海博物館拿出館中珍藏,舉辦了 “鴻古余音:早期中國文明展”。在這個大展中,很有意思的部分就是關于二三千年前的占卜,在“文字”和“信仰”版塊中均有涉及。這里展現(xiàn)的不僅僅有大家或許知道的甲骨占卜,還有謎一樣存在的數(shù)字卦。
余鴻古音:卜筮擇吉
“卜”和“筮”
“卜”,大家看到這個字,馬上會想到占卜。其實,“卜”主要指的是熱卜,也就是灼燒經(jīng)鉆鑿的龜甲或牛肩胛骨,使之開裂,然后觀察裂紋來預測吉兇。
“商代巫師會在牛肩胛骨背面開鑿長條和圓形,灼燒圓形凹槽部分,就會在正面出現(xiàn) 一橫一豎的裂紋?!鄙喜┣嚆~器研究部專家葛亮介紹說。
“筮”,百度上解釋為“古代用蓍草占卦”。更準確的說法是以排列蓍草或算籌占卦來預測吉兇,筮的主要依據(jù)就是數(shù)字排列組合。
楚辭《周易》選釋
“講解如何分析卜解的書叫做‘卜書’?!备鹆琳f:“大家熟悉的《周易》就是筮的代表?!边@次展出的戰(zhàn)國版的《周易》基本上和現(xiàn)今傳世的《周易》區(qū)別不大,唯一不同的是竹簡上有一種紅黑符號,是從未見過的,它究竟代表了什么意思,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甲骨文”和“數(shù)字卦”
“商代文字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漢字,但絕大部分都因為寫在容易腐朽的竹簡上而消失了,”葛亮說: “幸運的是商代的王室貴族,都會用甲骨來占卜, 因此我們現(xiàn)在還能看到三千多年前的漢字實物。不過為了方便刀刻,甲骨文其實是經(jīng)過簡化的特殊字體,而不是日常的書寫形態(tài)。”
刻辭人頭骨
在展廳內(nèi), 我們可以看到甲骨卜辭。大多數(shù)的卜辭是刻在龜腹甲和牛肩胛骨上的,但其中有一塊非常特別——是人頭骨刻字。但它并非卜辭,據(jù)介紹,這是商代的人將敵方首領斬首后在這個人的頭骨上刻的紀念文字。對于上古時期的人來說,他們相信在甲骨上刻字能夠獲取一種神秘的力量。
“王漁”刻辭卜甲
有一塊商代晚期的祭禱刻辭卜骨,占卜用的是牛肩胛骨,現(xiàn)存甲骨文63字,分屬11條卜辭,主要卜問對先祖舉行祭禱的方式:選擇是從時王的五世祖“祖乙”向上祭祀,還是從時王的祖父“小乙”向下祭祀;是在甲日、乙日還是丁日舉行酒祭等。還有一塊“王漁”刻辭卜甲,占卜用的是龜腹甲尾部殘片,殘片上刻有六字,左右對貞, 內(nèi)容是卜問商王可否前去捕魚。因此,這塊殘片如今就叫“王漁”刻辭卜甲。
“八八六八”鼎
除了八卦疊加而成的《周易》六十四卦外,在甲骨、銅器、竹簡等出土商周文物上,還可以見到一種“數(shù)字卦”,以一、四、五、六、七、八、九為爻(爻:組成八卦中每一卦的長短橫道),疊加構(gòu)成卦形。這次展覽中就呈現(xiàn)了兩個刻有數(shù)字卦的鼎。一個是“七六八六七五”鼎,另一個是“八八六八”鼎。在鼎內(nèi)清晰可見這幾個數(shù)字。雖然我們可以通過早期的數(shù)字卦看到與易卦有著某種繼承關系,但這些數(shù)字究竟代表了什么意思,至今依然撲朔迷離。
(編輯:陳佳雯)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