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家書,一枚郵票,郵政傳遞是我們民族千百年來同鄉(xiāng)愁一樣,牽絆著無數(shù)人心的重要情感交流方式。
在美麗的蘇州河北岸、厚重的四川北路橋邊,屹立著一座與紙箋油墨息息相關的精美建筑——上海郵政大樓。它由英國設計師史久生(又翻譯“思金生”)設計,于1922年12月動工興建,到1924年11月竣工,至今已走過了近100年的滄桑歲月。典雅高貴的藝術設計,風情萬種的異國風格,讓它在蘇州河畔的各色建筑中顯得格外莊重迷人。
上海郵政大樓作為歐洲折衷主義建筑形式的代表作。樓的兩側均為主立面,有貫通三層的科林斯巨柱式列柱。轉角處頂部為鐘塔,鐘樓兩側各有一組群雕,一組為三人各執(zhí)火車頭、輪船、鐵錨和通訊電纜模型,象征海運、鐵路及郵電通信等交通通信事業(yè)的發(fā)展;另一組是羅馬神話中的商神墨丘利和兩位愛神,象征著郵政通信與人們情愫的交流。
郵政大樓的二樓營業(yè)廳富麗堂皇,素有“遠東第一大廳”之稱。大廳入口,寬敞明亮,左右呈“V”字形排列的營業(yè)柜臺一目了然。白底黑花的地磚、木制的營業(yè)柜臺、精美的吊燈,營造了一個安靜舒適的復古氛圍。據(jù)工作人員介紹,郵政大樓存在90多年了,如今依舊是中國仍在使用的、規(guī)模最大、時間最早的郵政標志性建筑。1996年11月20日,郵政大樓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經(jīng)過修繕后的郵政大樓,從2006年1月1日起,一樓、二樓的一部分就辟為上海郵政博物館。館內通過翔實的史料和實物,以及運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成為了人們了解郵政歷史、飽覽珍貴郵品、參與互動活動的絕好去處,慷慨地向廣大市民展示了中國郵政近百年來的歷史煙塵。
從魚傳尺素到現(xiàn)代通信,從烽火戲諸侯到現(xiàn)代郵政,不管時光如何流轉,雄偉的郵政大樓依舊安靜地屹立在蘇州河畔,標志性的鐘樓上,“人民郵電”四個大字依然醒目耀眼。
關鍵幀:
一封家信遙寄情
一幢大樓又求新
郵政通信歷史長
蘇州河畔從前慢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屠佳運 成奕霖 文字:丁琎燕)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