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悲痛的消息傳來,2023年4月9日下午《和平宣言》作者、著名詩人馮亦同在南京去世,享年82歲。
馮亦同1941年出生于揚州寶應縣柳堡,畢業(yè)于南京師范學院(南京師范大學前身)中文系,后成為作家、詩人。
1985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建成開館。馮亦同來紀念館參觀,在紀念館“萬人坑”遺址前看到一座母親塑像。他有感而發(fā),寫下了《母親與墻》:“傷心的母親 / 變成了石頭 / 再也不縮回她 / 已經(jīng)伸出的手 / 四十年了 / 她還在尋覓自己的孩子 / 向過路每一個行人呼救 ……”這首詩在當年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
此后,馮亦同陸續(xù)創(chuàng)作了《江東門的沉思》(1997年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60周年祭而作)、《江東門的鐘聲》(2014年為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而作)等膾炙人口的作品。
2002年,已經(jīng)60歲開外的馮亦同受邀創(chuàng)作《南京和平宣言》。此后,他又于2003年~2005年,以及2007年先后創(chuàng)作了四版《南京和平宣言》。2014年2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以立法形式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已經(jīng)72歲的馮亦同,再次受到有關方面約稿,請他寫四百字之內(nèi)的《和平宣言》。
這一次,馮亦同用詩歌來表達他的心情。他幾乎一氣呵成,寫下400字《和平宣言》初稿,分“憶城史 記國殤”“思教訓 圖振興”“祈和平 創(chuàng)未來”三個篇章。后經(jīng)過五次修改,最終定稿240字《和平宣言》。
2014年12月13日,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紀念館集會廣場舉行,77位南京市青少年代表集體朗誦《和平宣言》。朗誦《和平宣言》成為此后每年國家公祭儀式上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馮亦同生前曾說,“我們腳下的土地曾經(jīng)飽經(jīng)苦難,我們永遠不要忘記?!弊?014年后,馮亦同每年都堅持看國家公祭儀式的直播,看孩子們朗誦《和平宣言》。他說,“希望年輕人,把《和平宣言》作為鐘聲傳遞下去,作為火炬?zhèn)鬟f下去,做有肝膽的人!青春年少,能有這樣一個機會,站在公祭儀式現(xiàn)場,跟紀念館一起,跟南京一起,跟祖國一起,面對全世界,發(fā)出和平之聲,這是每個熱血青年義不容辭的?!?br/>
一路走好!
(編輯:周杰)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quán)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