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美國通脹高企,市場普遍預計美聯(lián)儲將宣布再次加息50個基點之際,美對華加征關稅政策又有新動向。
通脹高企 美國頂不住了?
當?shù)貢r間5月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四年前依據(jù)所謂“301調查”結果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的兩項行動將分別于今年7月6日和8月23日結束。即日起,該辦公室將啟動對相關行動的法定復審程序。
所謂“301調查”源自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該條款授權美國貿易代表可對他國的“不合理或不公正貿易做法”發(fā)起調查,并可在調查結束后建議美國總統(tǒng)實施單邊制裁。
依據(jù)所謂“301調查”,美國先后自2018年7月和8月起分兩批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加征25%關稅。
連月來,美國通貨膨脹持續(xù)攀升。美國勞工部數(shù)據(jù)顯示,美國CPI同比漲幅已連續(xù)6個月高于6%,3月CPI更是同比上漲8.5%,漲幅刷新逾40年峰值。
另外,美國商務部上周發(fā)布的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3月美國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shù)同比上漲6.6%,PCE價格指數(shù)是美國聯(lián)邦儲備委員會密切關注的通脹指標。
由于通貨膨脹壓力陡增,近期美國國內有關減免對華加征關稅的呼聲再起。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2日在出席活動時表示,美國政府將采取一切政策手段以抑制物價飆升,暗示削減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的關稅將在考慮范圍之內。
美國總統(tǒng)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達利普·辛格日前表示,美國對華加征的部分關稅“缺乏戰(zhàn)略目的”。聯(lián)邦政府可降低對自行車、服裝等中國輸美商品加征的關稅,以幫助抑制物價上漲。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近日也表示,美國政府正在仔細研究對華貿易戰(zhàn)略,取消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的關稅是“值得考慮的”。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蘇曉暉指出,從2018年加征關稅到現(xiàn)在,在第四年的節(jié)點上,本身就應該進入一個所謂的“審核復審程序”,所以拜登政府現(xiàn)在一系列動向,更多的是尋找一個技術性的節(jié)點,來進行政策上的調整。
據(jù)美國《華爾街日報》網(wǎng)站5月1日報道,世界上一些最大的零售商、制造商和消費品生產商的高管認為,有跡象表明,美國人越來越不愿意承受價格上漲。
當?shù)貢r間5月2日,美國廣播公司(ABC)進行的一項最新民意調查結果顯示,高達94%的美國人對目前的通貨膨脹表示擔心。
在蘇曉暉看來,當前拜登政府的一系列政策調整,并沒有太多反思悔改的意味,更多的是試圖向美國國內釋放一些信息,在觀察美國國內的動向。
征還是不征 美國糾結在哪兒?
雖然美國被通脹逼上懸崖,但在對華加征關稅問題上顯得很糾結,“既要又要”的心態(tài)一目了然。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當天發(fā)表聲明說,將告知那些受益于對華加征關稅的美國國內行業(yè)代表相關關稅可能取消。
行業(yè)代表可分別在7月5日和8月22日之前向該辦公室申請維持加征的關稅。該辦公室將依據(jù)申請對相關關稅進行復審,復審期間將維持這些關稅。
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加里·赫夫鮑爾坦言,考慮到目前的政治形勢,預計拜登政府很難在中期選舉前,取消或降低特朗普時期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的額外關稅,因為一旦撤回這些關稅,拜登政府將面臨美國國內部分議員稱其對中國“軟弱”的批評。
蘇曉暉表示,拜登政府即使有政策上的靈活性,但仍然會有一些顧忌,來自于共和黨人不斷的攻擊,是現(xiàn)在民主黨政府必須要考慮的因素。
而另一方面,民調顯示通脹以及經濟衰退問題,已經超過新冠疫情和槍擊事件,成為美國民眾首要關心的問題,在緩解通脹上的不佳表現(xiàn),也使得拜登的支持率跌至新低。能否給美國糟糕的經濟狀況一個答案,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拜登領銜的民主黨能否在中期選舉中取得優(yōu)勢。
蘇曉暉指出,在當前通脹因素的影響下,美國國內的貧富差距會進一步加大,美國社會的撕裂將直接影響拜登的中期選舉,所以這個時候擺在拜登面前的是一道難題。
而在加征關稅問題上,中方始終認為,美方單邊加征關稅措施不利于中國,不利于美國,不利于世界。在當前高通脹形勢下,美方取消對華加征關稅符合美國企業(yè)和消費者的根本利益。4月28日,商務部發(fā)言人高峰透露,目前,中美雙方經貿團隊保持正常溝通。
蘇曉暉表示,其實美國的眼睛一直在盯著中國,在觀察中方的反應,試圖讓中方作出一些有利于美國的回應。這樣對于拜登政府來說,并不是所謂“修改前任的錯誤”,而是利用前任的錯誤來進一步對華施壓。因此,在美國的這種如意算盤之下,我們對于美國糾正對華加征關稅的問題,并不能抱過高的期待。
(看看新聞Knews編輯 趙歆)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