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8日凌晨2時23分,我國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四號探測器發(fā)射升空。升空后,守護嫦娥四號的使命就交到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手中,在探月工程中,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擔任的是神經中樞的角色,是指揮調度中心、飛行控制中心、數據處理中心和信息交換中心。
22年前,在北京西北郊的稻田里拔地而起了這座醞釀著中國人奔月夢的航天城,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應運而生。在20余載春秋里,中心以精確完美的飛控,實現了一次又一次永載中華民族史冊的壯麗飛行,從地月轉移到繞月探測,從環(huán)月飛行到落月巡視,從月地轉移到再入返回……
中國人的探月征程中,她一次次用“使命、創(chuàng)新、求實、奉獻”的核心價值理念和“團結協(xié)作、集智攻關、開拓創(chuàng)新、拼搏奮進”的飛控精神刷新著飛天高度。
2007年11月7日08時34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精確控制嫦娥一號進入環(huán)月飛行軌道,我國擁有了第一顆月球衛(wèi)星,標志著中國航天邁進“深空時代”。
2010年,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牽引嫦娥二號衛(wèi)星再次演繹高精度奔月繞月,并拍回高分辨率全月圖。完成這一使命后,中心控制嫦娥二號繼續(xù)向深空進發(fā)。在精確的控制下,2012年12月,嫦娥二號飛越距地球700萬公里的圖塔蒂斯小行星,獲取了清晰的光學成像數據。此后,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引領嫦娥二號飛離至距地球1億公里的深空,創(chuàng)造了我國深空探測新紀錄。
2013年12月2日,長征三號乙火箭搭載著嫦娥三號探測器成功升空,14日21時11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以完美精確的控制,引領嫦娥準確降落虹灣,玉兔號月球車順利登上月面,實現了我國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體軟著陸和巡視勘察,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又一次在太空鐫刻下中國飛控的新坐標。
2014年10月24日,隨著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成功發(fā)射,我國探月工程三期的序幕正式拉開。8天時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精測妙控,牽引飛行試驗器完成了繞月自由返回的征程,成功實現了我國航天器首次從月球軌道再入地球、以半彈道跳躍方式高速返回的任務目標,使我國成為繼美、俄之后第三個完成探月航天器回收的國家。
今年迎來的嫦娥四號任務是中國航天的重大任務之一,也是今年世界航天的關注點和亮點任務之一。具有周期長、難度大的特點,很多飛控工作都是首次開展,技術難點多、實施風險大。
為了保證任務的順利實施,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全體參試人員扎實做好訓練和考核工作,首次實施“先設崗、再考核、后定崗”,改變臨近任務實施才定崗定位的模式。在此次任務中,提前3個月明確任務值班編組模式和崗位設置,增強崗位訓練的針對性,提高訓練成效。關鍵階段實施多個團隊聯(lián)合定崗,根據任務特點分階段明確責任主體,采取型號團隊為主、長管團隊和支持團隊聯(lián)合定崗的模式,實現效率最大化。
根據任務特點分階段明確責任主體,針對中繼星、著陸器、巡視器的不同工作特點,明確相應的責任主體。統(tǒng)籌考慮任務要求細化任務場所和編組模式,探測器發(fā)射入軌后的不同階段采用相適應的編組模式,將人力資源使用合理化,為任務的保障工作提供最有力的支撐。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湯銘 編輯:傅群)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