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平米的房間,20多個觀眾,這是2018上海國際聾人電影藝術展的開幕式現(xiàn)場。這次活動發(fā)起人是一名聾人導演,他叫鄭小三。雖然影展規(guī)模不大,更無法與耳熟能詳?shù)拇笮蛧H電影節(jié)相比。但要突破交流障礙,辦一次國際聾人電影展,其他人對鄭小三的評價是:瘋狂。
然而,從這個念頭萌發(fā)的第一天開始,似乎有一股信念支撐著他向前狂奔,克服重重困難。
鄭小三在用手語交流
鄭小三曾經(jīng)做過流水線工人、搬運工。2012年,他離開河南老家,來到上海市徐匯區(qū)業(yè)余大學,學習 3D設計和微電影制作。這為他打開了新的大門,小鄭決定把拍電影作為未來發(fā)展的方向。
2017年5月,小鄭憑借自己導演的《單身情歌》手語MV獲得了2017年“英國聾人電影節(jié)最佳藝術片獎”,這也是中國第一部由聾人團隊制作的手語MV。獲獎之后,小鄭和朋友們更加干勁十足。他想讓更多聾人通過這種形式走進公眾的視野。
2018年,為了策劃聾人電影展,鄭小三暫停了所有工作。他拿出自己的全部積蓄,一心一意投入前期的籌備。通過鄭小三的努力溝通,援助從無到有。有的單位同意免費提供場地,還有愛心企業(yè)主動提供贊助。
2018年9月21日,2018上海國際聾人電影藝術展正式開幕。但在開幕前卻出現(xiàn)了突發(fā)狀況——由于開幕式嘉賓打不到車,活動遲遲未能開始。為了緩解現(xiàn)場尷尬的氣氛,影展主辦人鄭小三焦急地打著手語,向大家說明情況。情急之下,鄭小三決定先把下午的片子拿到上午來放。
20多分鐘后,嘉賓匆匆到場,但新的麻煩又接踵而至。
鄭小三緊張地拷貝影片
由于放映的機器不能接電腦,所有放映的影片必須得拷貝到u盤里,插到電腦上可以放。但u盤拷貝的速度非常慢,鄭小三坐在電腦前,手握成了拳頭,神情緊張地望著屏幕,額頭上滲出了豆大的汗珠。終于,延遲了一個多小時后,影展終于正式開幕,鄭小三這才舒了一口氣。
影片放映現(xiàn)場
這次影展的參展作品中,一部分是聾人參與導演、表演或制作的影片,另一部分是探討聾人和聽障議題的影片。來自中國、奧地利、德國、英國、法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qū)的50多部作品,首次在國內放映。同時,主辦方還邀請了中外影視領域的專業(yè)人士,為聾人提供免費的培訓和講座。
影展一共吸引了國內外300多人來參加,其中既有聾人,也有聽人。胡曉姝是一名聾人藝術家,在奧地利生活了15年,從事表演和主持工作,這次她專程回國,支持小鄭的活動?!拔蚁M@人可以覺醒,用手語表達自己。你說的是口語,我說的是手語,我們是平等的。”在胡曉姝看來,聾人最大的困擾,除了聽力的缺失,還有內心深處的不自信。
對于參加活動的聽人而言,這次活動也為他們開啟了一扇通往無聲世界的大門。紀錄片導演秦曉宇說:“有很多細節(jié)給我一些觸動,比如‘聾人’這個詞不是歧視性的,但‘聾啞人’是的。因為手語也是一種語言,手語等于口語。這個觀念如果我不看這樣的影片,我是不知道的?!?/p>
聾人電影展評獎環(huán)節(jié)
和常規(guī)的電影節(jié)一樣,聾人電影展也少不了評獎環(huán)節(jié)。來自國內外的評委們評出了最佳影片、最佳紀錄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女主角等獎項。
“上海國際聾人電影節(jié)能夠第一次舉辦,雖然我們現(xiàn)在條件還很有限,但這也是聾人藝術工作者的一個覺醒,這個是讓我感覺非常欣慰的一件事情。”紀錄片導演蘇青如是說。盡管歷盡波折,困難重重,但大家一致的認可和贊許,最終為影展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對于鄭小三來說,這是一次艱難的起步,也是一個良好的開始。他走的是一條前人沒走過的路,也是一段既孤獨又偉大的旅程。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楊卉 楚華 實習記者:凌玉菁 編輯:王玨)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