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熱到什么程度?
剛剛寫到一半去了趟茶水間,幾位吃外賣的同事在熱烈討論“報紙”是什么垃圾,我熟練地點開“垃圾分類”小程序……回到座位,旁邊一位主任問:“我的蘋果核該往哪兒扔?”
毫無疑問,“垃圾分類”已是全城熱詞,而且越來越熱。很簡單,再過4天,《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就要正式實施了。
說實話,這比“再過4天40度高溫就要來了”更讓人焦慮。高溫,哪怕是相親、同學會、飯局你都可以逃,但垃圾分類你不能逃。
都說上海人煉就五大品質可以戰(zhàn)勝“垃圾分類”——法治精神、好學勁頭、文明素養(yǎng)、面子意識、開放胸懷。外地人也被上海人的學習勁頭折服,為“阿拉”加油。
但需要努力的方面還很多。為了加持垃圾分類這場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硬仗,我們特別制作了這份垃圾分類“通關攻略”。
這份攻略里有全面而簡明的垃圾分類知識,有精美的彩圖和動畫,還有趣味十足的通關測試。
請一定貼身收藏!
趕緊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學習收藏“通關攻略”吧!
要熟悉幾百樣垃圾怎么分是有難度的一個方面,但我知道很多人更大的關注點是:如果我不正確分類垃圾,執(zhí)法部門要拿我怎么辦?
這里再給大家普個法:
根據《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違法行為查處規(guī)定》《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兩份法律法規(guī)的相關規(guī)定,對執(zhí)法過程中的熱點問題闡述如下:
《條例》規(guī)定,個人若將有害垃圾與可回收物、濕垃圾、干垃圾混合投放,或者將濕垃圾與可回收物、干垃圾混合投放的,由城管執(zhí)法部門責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
那什么情況算拒不改正?
《查處規(guī)定》明確,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認定為拒不改正:
拒絕、阻撓城管執(zhí)法部門現(xiàn)場調查取證的;拒不簽收《責令改正通知書》的;當場拒絕改正違反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規(guī)定行為的;30日內被發(fā)現(xiàn)同一違法行為3次以上的。
最后一條簡單說就是“屢教不改”。
試想你一個月里有3趟垃圾不分類,那你是要鬧哪樣?
罰款的數額顯然也很受關注,真要是5塊10塊,必定有些人準備“花錢買平安”。
《裁量基準》明確,個人若將濕垃圾與可回收物、干垃圾混投,首次被發(fā)現(xiàn)且拒不改正的,處50元以上100元以下罰款,第二次及以上被發(fā)現(xiàn)且拒不改正,則可處10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
而如果個人將有害垃圾與其他生活垃圾混投,由于后果更嚴重,因此首次發(fā)現(xiàn)和第二次及以上被發(fā)現(xiàn)的罰款金額,分別提高至“50元以上150元以下”和“150元以上200元以下”。
當然這個數字有些人也罰得起,但這個臉怕他丟不起。如果他臉皮特別厚,對不起,還有一招等著你,那就是扣罰個人信用——
根據《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關部門應當根據《上海市社會信用條例》相關規(guī)定,將單位和個人違反生活垃圾管理規(guī)定的信息歸集到本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并依法對失信主體采取懲戒措施:
(一)不履行生活垃圾分類義務且拒不改正,造成嚴重不良影響的;
(二)阻礙執(zhí)法部門履行職責,造成嚴重后果的;
(三)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
罰款事小,信用事大。一個信用賬戶余額不足的人,他將處處碰壁,寸步難行,并且在垃圾房阿姨問他“你是什么垃圾”時,內心感到很痛。
人類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和優(yōu)點,那就是習慣。
期待有一天我們也能說:垃圾分類嗎?我們已經習慣了!
哪怕含著眼淚。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