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啊,以后我們就是父女了,閨女給你買個小禮物!老叔,我要是不幫你,我就被雷劈。”---電話里,他們是送上門的兒子女兒,是剛畢業(yè)的醫(yī)學生,是同姓后人,接電話的老人喜歡什么人他們就是什么人,神行百變只靠嘴,他們就是南京康可得詐騙團伙的業(yè)務員。
電話里卑躬屈膝,自然有所求,他們的目的就是把幾十元買來的保健品,以幾千元的價格賣給接電話的老年人。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干電話詐騙,你會不會覺得他們有些落伍,但是可別小看了這伙騙子,他們一年時間就讓上千老年人上了當,騙了兩千萬。
張阿婆今年81歲,2023年3月1日,她來到了浦東新區(qū)人民檢察院,進行司法救助登記。原來,她是一起詐騙案件中的受害人,一年多的時間里,經濟拮據(jù)的她,被騙走了8萬多元,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張阿婆的被騙,源于2021年11月接到的一個電話。那是一個推銷電話,賣的是保健品。張阿婆曾有過腦梗,睡眠不好,對方好一頓推銷介紹。但是張阿婆退休金不多,原本根本不想買這些產品。對方在電話里聽出張阿婆經濟拮據(jù),就換了個說法,搞出了一套,先花錢買產品沖業(yè)績,隨后全額退款退貨,再發(fā)放補貼的套路。對方承諾的定期返利,讓張阿婆心動了,從2021年11月開始,張阿婆就開始頻繁購買對方推薦的各種保健品。為了領到定期返利,張阿婆節(jié)衣縮食,把省出來的退休金都買了保健品,甚至背上了不少外債。一年不到,她就被騙了八萬多元錢。
張阿婆拿出了她從騙子那里買到的儀器,按照老人家的說法,機器買來之后,她一次也沒有用過。時至今日,張阿婆也沒有從騙子那里拿回一分錢,自己還欠著朋友們三萬多元錢。為了還錢,老人家的日子過得很是辛苦。
這次通過國家司法救助程序,老人家能夠領到一筆救助款。根據(jù)國家司法救助政策,張阿婆這樣被騙的老人,領到的救助款金額,不超過被騙金額,同時,老人仍然有可以通過正常司法途徑追償損失的權利。
胡老伯今年已是88歲高齡。這天,在兒子的陪同下,也來申請國家司法救助。胡老伯年紀很大,行動也有點不方便,但是語言表達還是清楚的。老人說自己有個樸素的要求,就是健康長壽多活兩年,才買的保健品。
胡老伯的兒子說,父親癡迷于買保健品、紀念品的事情他們是知道的,他們反復規(guī)勸,但效果寥寥,老人家的保健品反而越買越多??紤]到父母親年紀都大了,為了勸阻買保健品的事情,傷了老人的心不值得。因此,在老人不傷身體,不負債的前提下,胡老伯的兒子也只好選擇了默許。
胡老伯買保健品到了什么程度呢?記者在一周后來到了他的家里。只見客廳里、房間里到處堆滿了各種東西,有保健品,也有各種理療儀器、手工藝品。家里平常沒人來,看到記者來了,胡老伯很是高興,拉著記者展示他過去得到的獎狀證書,可就在這時,他家里的座機電話響了起來。老人接起電話,原來是推銷被子的。
在記者的提示下,胡老伯掛斷了電話。在沙發(fā)上坐好,老人家就跟我們說起了自己頻繁接到電話推銷的事情。胡老伯一天就要接四五回,有的都拒接了,有的沒有接,直接掛掉了。有的他沒有同意,對方直接讓快遞送上門。老人心太軟了,看著人家已經送到門口了。好像不好意思就買了。因為被反詐民警上門做過教育工作,胡老伯最近沒有再買電話推銷的產品。但是這樣的狀態(tài)能維持多久是個問題。
除了張阿婆和胡老伯外,這起案件中還有其他被害人,被騙的老人超過1000人。他們都是被打來電話推銷的康可得公司所欺騙,這家康可得公司,掛著生物科技公司的招牌,里面的工作人員,卻不穿白大褂,不搞研發(fā),平時只忙著扎堆打電話,忽悠老年人。那么,他們?yōu)槭裁茨芡ㄟ^打電話,騙到那么多老人呢?
2022年6月30日,上海浦東警方對南京康可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實施抓捕。也就是在那一天,大家才真正看清了這家所謂的生物科技公司的真面目:打著生物科技公司的幌子,干著保健品詐騙的勾當,而且是專騙老年人。警方行動當天,將康可得公司從上到下六十多人一個不落全部帶走調查。這伙人是怎么能從老人手上騙到如此巨額的錢款呢,我們來看看他們的詐騙伎倆。
這個在電話里,大肆吹捧所謂863復活丹的人,就是鏡頭前的犯罪嫌疑人趙宏。趙宏是一線銷售員,是撥打電話實施詐騙的具體操作人,按照他的說法,他當時是按照詐騙話術單照本宣科。趙宏的一通電話最終騙走了老人多少錢呢?讓我們從當時的錄音找一下答案。五千元,這就是趙宏一通電話詐騙到的金額,而這還只是被騙老人手邊只有一千元的情況下得到的結果。這個詐騙話術單的蠱惑人心之處,由此可見一斑。
不過,檢察官在審核案件材料后,發(fā)現(xiàn)話術單其實并沒有那么神奇。被騙老人們的情況各不相同,所以不存在包打天下的話術單,詐騙分子想要成功實施詐騙,真正的功夫在他們和被騙老人通話時的即興發(fā)揮,而且,這伙騙子特別善于對老人進行歸類,看人下菜碟的本事特別高明。
在南京康可得公司里,有一間很大的培訓室,在這里詐騙團伙每天會有培訓師傳授和老人溝通的技巧,總結前一天失敗案例的原因,彼此之間交流學習。正是靠著不斷地學習磨煉,詐騙分子的詐騙技巧與日俱增,被他們盯上的老年人可就遭了殃。
賭咒發(fā)誓,夸夸其談。對于身處一線的詐騙團伙成員來說,早就熟能生巧,張嘴就來,只要被害老人接了電話,聊上幾個來回,他們就能根據(jù)以往的經驗,迅速找到老人的軟肋痛點,為接下來的進一步詐騙打下基礎。
這伙人詐騙手段威力究竟有多大,記者做了一個實驗。
我們以詐騙團伙的話術單為基礎,從中挑選出介紹產品和價格協(xié)商環(huán)節(jié),安排同事小趙進行了10分鐘的培訓。記者的岳父王老先生72歲,患有高血壓,平時腎臟也不好,正好符合詐騙團伙的目標人群。我們來看看,只經過10分鐘培訓的小趙在和老人家的電話溝通中能做到哪一步。
詐騙話術單,在產品介紹環(huán)節(jié),以中藥養(yǎng)生為背景說得煞有其事。
在實驗中,老先生以沒錢為由婉拒了小趙的推銷。我們來聽聽老先生對這次電話銷售的感受。雖然沒有讓老先生買下所謂的產品,但是,只經過10分鐘培訓的新手銷售,也沒讓老先生把我們的實驗和詐騙聯(lián)系在一起??梢娺@個話術單的迷惑性還是很強的.這也是南京康可得詐騙團伙之所以能頻頻得手的原因。
因為詐騙老人數(shù)量多,犯罪金額高,詐騙團伙骨干成員普遍要面臨三年甚至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處罰。面對法律嚴懲,在審查起訴階段,這些骨干成員,紛紛把裝糊涂作為他們負隅頑抗的手段。
王健是詐騙團伙的人事主管,公司法人,面對訊問,他一問三不知,就想著蒙混過關。相比這些團伙骨干,基層業(yè)務員的認罪態(tài)度就要好很多。在偵辦公司類團伙犯罪中,不少低層的成員,明知自己從事的是違法犯罪的活動,不退出、不檢舉,反而幻想著,團伙犯罪抓頭目不會抓自己,公司犯罪和我無關。一朝被捕,后悔不已。
所以檢察官提醒:進行就業(yè)的過程中,一定要就是擦亮眼睛,就是看看清楚這個公司到底是做什么的,因為你自己肯定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我這個產品推銷出去,到底里面多少個謊言對吧?那你在就是自己這么清楚的情況下,你就應應當要盡早的就是退出這樣一個公司,對吧?終止這個犯罪,或者說把這個線索啊就是移交到我們這個公安機關去,也避免自己一步錯步步錯。上當?shù)睦夏耆似毡榫S權意識比較差,作為他們的親屬,不能放任騙子肆意妄為,遇到類似情況,還是要積極的報警。由司法機關介入打擊詐騙分子。
(看看新聞Knews記者:錢浩明)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