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過去,中國人還是沒等到日本的一句道歉。如果說老一輩的回避是刻意沉默,那么新一代的陌生,更令人心驚——日本年輕人,為什么對南京大屠殺、731部隊、慰安婦這些血腥過往知之甚少?他們從小學習的歷史書里,到底寫了些什么?又省去了什么?日本年輕一代的集體記憶斷層,背后是什么樣的系統(tǒng)性敘述空白?
大家好,小應上線!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找到了主流的日本初中歷史教科書,閱讀了其中關于侵華戰(zhàn)爭的章節(jié)。
日本歷史教科書并非統(tǒng)一編寫,而是由各個民間出版社根據政府頒布的《指導要領》編寫,通過文部科學省審定的教科書會被列入推薦名單,供各地方教育委員會和學校選擇使用。
被推薦的日本初中歷史教材中,東京書籍版是采用率最高的,自由社版則是右翼教科書里較有代表性的,今天我們就用這兩書中的內容為例。
1937年7月7日深夜,侵華日軍借由一名士兵失蹤圍攻宛平城,由此制造了蓄謀已久的盧溝橋事變,并展開了全面侵華戰(zhàn)爭。
關于這段歷史,東京書籍版教材是這樣寫的:“1937年7月,日中兩軍在北京郊外的盧溝橋發(fā)生武力沖突,日中戰(zhàn)爭爆發(fā)?!?/p>
把日本主動挑起對華侵略描述成中日兩國武力沖突。更離譜的是,書中對這段歷史的配圖是《東京朝日新聞》當年的報道。標題赫然寫著“我軍反擊不法射擊”,報道里說,日軍在盧溝橋附近進行夜間演習時,遭到中國軍隊數(shù)十發(fā)不明槍擊。
我起先以為這是東書版教材故意放的當時的錯誤報道,表現(xiàn)當時日本軍國主義媒體對日本民眾的愚弄。但翻來翻去,沒有任何這樣的糾錯聲明,出版社竟就這樣堂而皇之,把嚴重不符合事實的報道當成史實放在初中教材里。
自由社版本則是直接稱盧溝橋事件是由中方挑起:“日本軍隊演習時遭遇不明人員槍擊,次日與中國軍隊進入戰(zhàn)斗狀態(tài)?!?/p>
侵略,被寫成被動還擊。
關于南京大屠殺
東京書籍版正文只稱南京事件:“日本軍隊在 1937 年末占領了首都南京,在這一過程中,殺害了包括女性、兒童等普通民眾以及俘虜在內的眾多中國人(南京事件) ?!眱H在角落注釋里出現(xiàn)“南京大屠殺”一詞。但完全不提具體受難者人數(shù):“這一事件被稱為 “南京大屠殺” 。關于受害者的數(shù)量,雖然已經進行了各種各樣的調查和研究,但尚未確定?!?/p>
我還翻閱了許多其他的資料,在目前日本文部省通過的初中歷史教材里,只有東書版保留了南京大屠殺這個提法,盡管是縮在注釋里。其他的版本或只稱南京事件,或完全不提南京大屠殺。
自由社的版本里,有關南京大屠殺的表述僅有這幾個字:“(日軍)在 12 月占領南京。”現(xiàn)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頁,被一筆帶過。
關于太平洋戰(zhàn)爭
自由社的版本簡直匪夷所思,把日本對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地區(qū)的殖民侵略描述成帶給當?shù)厝嗣瘛蔼毩⒌膲粝牒拖M薄?/p>
“日本持續(xù)作戰(zhàn)的 “勝利”,給在白人殖民地統(tǒng)治下受苦的東南亞及印度人民帶來了獨立的夢想與希望。日本軍隊的 “作戰(zhàn)推進”,因有當?shù)孛癖妳f(xié)助才成為可能?!?/p>
教材編寫者還“精心”配上不知道從哪里找來的馬來西亞某位前議員的書:“日本軍隊趕走了長期將亞洲各國作為殖民地統(tǒng)治的西歐勢力……我們向進軍馬來半島的日軍歡呼,看到戰(zhàn)敗逃跑的英國軍隊,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興奮?!?/p>
還大言不慚地表示,日本對當?shù)氐闹趁窠y(tǒng)治為他們日后的獨立做出了貢獻:“日本軍隊因戰(zhàn)敗撤退后,……這些地區(qū)反抗重新被統(tǒng)治,陸續(xù)成為獨立國家。在此過程中,日本軍政時期的部分政策也產生了一定影響?!?/p>
把殖民說成為亞洲人民反抗西方列強統(tǒng)治,把侵略說成為當?shù)厝蘸螵毩⒋蚧A,這就是日本右翼的二戰(zhàn)史觀。
看完這些資料,我的第一感覺,侵華歷史篇幅很短。東書版教材300多頁,涉及1931-1945日本侵華歷史的,僅僅只有三頁,別的教材也差不多,占比僅僅百分之一。
其次,在謀篇布局上經過精心設計。比如,在寫九一八事變之前,花了大量篇幅描寫當時全球的經濟蕭條,如何影響了日本的經濟,人民生活有多么困頓,甚至把鍋甩給中國軍隊的抵抗:“當中國進一步出現(xiàn)要奪取日本所擁有權益的動向時,關東軍于 1931 年(昭和 6 年)9 月 18 日,在奉天郊外的柳條湖對南滿洲鐵道的線路實施爆破(柳條湖事件)?!?/p>
背后的潛臺詞是,日本發(fā)動戰(zhàn)爭是出于無奈,走向對外擴張的道路是沒辦法的事。這背后是怎么樣的邏輯?難道在告訴日本學生,經濟困難就可以侵略外國,自己沒有物資,就可以去偷、去搶嗎?
1931年-1945年,明明是一部完整侵華史,教材編撰者卻把戰(zhàn)爭脈絡人為割裂,通過“日中戰(zhàn)爭”“太平洋戰(zhàn)爭”分立敘事,淡化日本挑起侵略的主觀惡性。
在描述歷史時,對日軍犯下的罪行一筆帶過。不分事件的性質和背景,凡是日本受害的事件,都詳細描述,凡是日本作為加害者的歷史,就加以掩蓋或干脆省略不提。
我把手上的這幾本歷史教材翻了好幾遍,竟然沒有找到任何有關731部隊、慰安婦的內容!
日本的歷史教科書并不是一開始就這樣的。
1952年,家永三郎編寫的高中歷史教材《新日本史》因客觀、公正地記述歷史,對戰(zhàn)爭有真誠的反省被廣泛采用??墒?0年之后的1962年,日本文部省在當年的教科書檢定中認定《新日本史》不合格,認為書中關于南京大屠殺、侵華戰(zhàn)爭、731部隊以及沖繩島之戰(zhàn)的敘述,把戰(zhàn)爭寫得“太陰暗”。
家永三郎極為憤慨。1965年,他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撤銷文部省對歷史教科書的裁定。一告就是32年。這場曠日持久的訴訟,是日本戰(zhàn)后最具影響力的歷史認知抗爭事件。
一邊對客觀公正的歷史教科書頻頻發(fā)難,一邊,當時的文部科學省卻對右翼保守人士編撰的教科書大開方便之門。
我在日本文部科學省的網站上,找到了臭名昭著的右翼團體扶桑社2000年提交送審的初中歷史教科書原文,即使做好心理準備,里面的內容還是讓我捏緊拳頭。
“東京審判法庭認定,日本軍隊在 1937 年的南京攻略戰(zhàn)中,殺害了 20 萬以上中國民眾。這一事件的疑點眾多,至今爭論仍在持續(xù)。因為是戰(zhàn)爭期間,即便存在一些殺害行為,也不能算是大屠殺?!?/p>
當時的文部省提出檢定意見,“結合目前對南京大屠殺真相和傷亡人數(shù)的研究現(xiàn)狀,這種表述可能會產生誤導?!?/p>
但是最終,這本極度歪曲事實的教科書,在修改后竟然在當年獲得通過!
日本右翼歪曲歷史的種種操作,為什么能屢屢得手?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帶著這個疑問,我找到昭和天皇裕仁的《終戰(zhàn)詔書》原文。
名為《終戰(zhàn)詔書》,但僅在標題中使用中性詞“終戰(zhàn)”喻示戰(zhàn)爭結束,通篇只字未提“戰(zhàn)敗”“投降”,只有“深表遺憾”。對日本發(fā)動的侵略戰(zhàn)爭沒有絲毫反省,甚至表揚了日軍的“勇敢”,民眾的配合。把投降說成是為了保全日本民眾而主動接受《波茨坦公告》。
并且,詔書通篇完全沒有提到中日間的戰(zhàn)爭,更沒有承認“侵略”。只承認曾經“向美、英兩國宣戰(zhàn)”。
日本投降后,實際是由美國單獨占領。戰(zhàn)后對日本的清算和改造,都是美國主導。戰(zhàn)后初期,美國也曾采取相當嚴厲的態(tài)度去清除日本軍國主義的勢力和思想。但很快,冷戰(zhàn)開始,美國開始將所謂的“共產主義的威脅”視為主要敵人。對日本殘存的軍國主義勢力采取了放任甚至縱容的態(tài)度。
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東京審判。身為戰(zhàn)爭第一責任人的裕仁天皇,居然沒有被追究戰(zhàn)爭責任,甚至沒有以證人身份出席遠東國際軍事法庭。
日本大量右翼分子和軍人,趁美國政策轉向的機會重回公職。罪孽深重的軍國主義者搖身一變,成為美國反共的忠實馬前卒。
戰(zhàn)后日本的歷屆內閣都有不少重要閣僚曾在軍部擔任過公職。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東條內閣的工商大臣、戰(zhàn)后以戰(zhàn)犯嫌疑關押過的岸信介,1957年出任日本首相,他正是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外祖父。
這也就不難理解,在近年的日本街頭,依然有右翼勢力舉著日本軍旗,在供奉著甲級戰(zhàn)犯的靖國神社招搖過市,提醒著我們,日本軍國主義陰魂未散。
推卸戰(zhàn)爭責任、篡改歷史教材、否認鐵證如山的南京大屠殺,放大“受害者”身份,這樣處心積慮地對下一代粉飾、閹割歷史,培養(yǎng)出錯誤的歷史認知,當有一天要面對真相,日本的年輕一代又當如何呢?
我在網絡上收集這期節(jié)目信息的時候,看到這篇日本女孩寫的博客,或許能夠代表部分日本年輕人對歷史的覺知。她在偶然間觀看了一部舞臺劇后,了解到731部隊的歷史,大受沖擊:
“我是看了這個舞臺劇后,才第一次知道 731 部隊的事。受到了沖擊。中學時代的我,把學校指定的教科書和資料集逐字逐句都讀了,(可當時)會發(fā)現(xiàn)這個事實嗎?每年八月,都會播出關于戰(zhàn)爭和原子彈的特別節(jié)目。似乎大部分內容都在講述日本的眾多死難者。
在我的戰(zhàn)爭印象中,日本更像是受害者。我卻不知道731部隊的存在,這是一段絕不能重演的歷史。我了解得越多,就越想回避它,這幾乎讓我對日本產生了仇恨。我要打破自己的小圈子,正視日本過去發(fā)生的一切,以及日本對其他國家犯下的種種非人道罪行。”
日本年輕人有權知道真相,也有責任繼承真相。只有當他們真正理解祖輩犯下的罪行,才能避免悲劇重演,才能真正贏得鄰國的尊重與世界的信任。
當日本政府砸?guī)装賰|日元做國際公關,試圖把“和平國家”的形象推向全球時,我們每一個曾被侵略、被傷害過的民族,都必須站出來發(fā)聲,堅決反對打著和平幌子遺忘歷史的政治操弄。
張純如在《南京大屠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被遺忘的大浩劫》中寫道,忘記大屠殺就是二次屠殺。當日本政府極盡手段,想讓世界忘記,我們能做的,就是牢牢銘記。
編輯: | 應鋐 |
責編: | 王勇 |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