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海市中心城區(qū)最大規(guī)模的“原拆原建”小區(qū),靜安區(qū)的彭一小區(qū)啟動了居民回搬工作,不僅標志著2100多戶居民即將開啟嶄新生活,也意味著整個彭浦新村跨度近20年的舊改工作進入尾聲。其中,82歲的彭浦新村舊改辦公室主任 須炳榮,經(jīng)歷了彭浦舊改的整個過程,彭一小區(qū)居民回搬后,他也將再次光榮退休。一起跟著記者去看看這位老人退休前還在忙些什么。
“什么時候辦產(chǎn)證?要一年?我(出錢)買呀,這個要講規(guī)則的呀!”
“馬桶間漏水?我給你報修。”
“我的臉就是保證!我們相信須老師!”
“幾十年了,彭浦新村都認識他!”
7月8日,是彭一小區(qū)重建后,集中發(fā)放入戶鑰匙、辦理入戶手續(xù)的最后一天。8點半不到,老法師須炳榮就忙開了,小到馬桶報修,大到產(chǎn)證咨詢,居民們都認82歲的老須。
面對七嘴八舌的詢問,須炳榮的聲音沉穩(wěn)有力:“我的作用就是居民有什么矛盾、有什么意見都集中到我這里,我來協(xié)調。從簽約、搬家到選樓,居民都認識我,他們說不找你找誰?”
2004年,61歲的須炳榮從原閘北區(qū)綠容局基建科的崗位上退了休,2005年起,彭浦新村啟動舊住房成套改造,熱心腸的他,響應號召,來到了彭浦新村街道舊改辦,開始了人生的第二次事業(yè)。
須炳榮干脆利落道:剩下168戶(沒預約辦理)人家,我們下午空了,開始打電話,爭取一個禮拜里處理掉。
“須老師他不光懂法律,更懂實際問題的處理,”彭浦新村舊改辦公室工作人員羅曼說,“只要他在,我們就不怕?!?/p>
20年來,須炳榮和幾千戶居民進行過面對面的溝通,他說,居民的訴求說復雜也復雜,因為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說簡單也簡單,大家無非是想為自己多爭取一些。像彭一小區(qū),是上海最大規(guī)模拆除重建項目。拆除重建主要是解決居民們的廚衛(wèi)合用問題,同時改善居住環(huán)境,但不少居民難免還是希望,最好房屋面積也能多點增量,這就需要老須,一遍遍的解釋。
須炳榮回顧:方案怎么做?每家每戶的(面積)增量是多少?建好后居民選樓怎么解決?都是我們面臨要解決的問題。
彭一小區(qū)的房型多達281種,不同的房型要如何對應成新房戶型,須炳榮每天在一幢幢樓里上下反復跑,這樣的工作強度,對年輕人來說都很難承受?!霸O計好了以后,再把方案推給我,我再來一戶一戶的比對;發(fā)現(xiàn)問題我再反饋上去;這樣子上上下下(確定設計)過程要20多次,真正(確定)房型要搞一年多。”
7月以來,上海持續(xù)高溫,老須和物業(yè)、居委、水電等14個部門,每天守在大棚內,幫居民們一站式處理新房入住的各種相關手續(xù)。他一天要喝掉四五瓶水:“講太多話了,嗓子干,一定要喝水?!?/p>
彭一小區(qū)居民感謝道:“我們須老師把我們家(矛盾)擺平了,真的很好的,一路都是須老師弄的!”
滕根慶一家,在彭浦新村居住了50年,此前因為家里的矛盾,遲遲無法簽約,是須炳榮一次次的耐心調解,讓一家人終于放下了心中芥蒂,這次才能住進了新居。彭一小區(qū)居民王阿姨看著新房子,滿臉喜悅:“這房子挺好!外面綠化空氣多好!住新房了,我們開心點,以前的事就放下吧?!?/p>
如今當須炳榮走在彭浦新村的小區(qū)里,總會有居民熱情的來打招呼,親切地叫他一聲“老須”,關心地問:“你怎么現(xiàn)在瘦了這么多?”他笑著回答:“忙呀!”看著曾經(jīng)破舊危險的“小梁薄板”房變成了眼前的新家園,須炳榮感慨:“我感覺我的工作沒白費。”
受到臺風影響,辦手續(xù)的臨時大棚將在最后一天下午提前拆除,須炳榮指揮著:“同志們注意了,下午開始撤棚!”在這里,近2000戶彭一小區(qū)的居民拿到了新房的鑰匙,而伴隨著這里的關閉,須炳榮離自己第二次退休的日子也越來越近了。
回望二十年舊改路,這位老人說:“盡管辛酸苦辣,但我不后悔。居民感到幸福了、安逸了,我就滿足了?!彼牡撞刂环輰胰说那妇危骸白顚Σ黄鸬氖俏覑廴恕H绻】翟试S,我想帶她出去旅游旅游,這是我最大的心愿。”
老法師的20年,也是彭浦舊改的20年。須炳榮用自己的20年時光,靠著一點點磨嘴皮子,想居民所想,啃下了舊改這塊最難啃的骨頭,讓居民們過上了亮堂堂的新生活。在此也讓我們祝福須老師,這一回終于能帶著老伴看看山海,享受快樂的退休時光。
編輯: | 陶余鑫 張予洋 |
責編: | 李吟濤 |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