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望子成龍,又渴望一條捷徑。“封閉式行為矯治機構”營造出的美好假象,恰好命中了家長想短時間內(nèi)看到成效的心態(tài)。為獲取家長信任,規(guī)避責任和風險,幾乎所有機構都要求家長在孩子“入?!鼻昂炇鸶鞣N協(xié)議。
“封閉式行為矯治機構”工作人員:“前兩個月都不能看(孩子)呀,打電話也不能打電話,都是寫家信。矯正周期是半年,在這半年期間,孩子是不允許回家的,你們可以三個月以后過來看他。”
我們在一份家長簽署的協(xié)議中,看到這樣的條款:“學員入校后?個?內(nèi),甲?(父母)未經(jīng)??(機構)允許不能正?接觸學員”、“丙方(父母)未經(jīng)甲方培訓老師的允許,不得私自前往基地看望乙方”。
中國政法大學未成年人事務治理與法律研究基地研究員陳碧表示:“很明顯限制他的監(jiān)護權的行使了,這就是一個基本的監(jiān)護權的喪失了。不允許(家長)在探視的時候,把手機借給孩子的同學,不允許幫人家?guī)Э谛?/span>帶紙條等等,一個人連這個自由都沒有,這不是一家正規(guī)的教育機構,它的理念一定是有問題的,是病態(tài)的?!?/p> 全封閉管理,限制未成年人身自由,這是否涉嫌非法拘禁?陳碧解釋稱:“有多少權力,有多大的權力,可以把這些孩子留在一個他們不想待的地方,甚至危害他權利的地方。一個未成年人,他的隱私、他的人身(自由)、尊嚴是不可讓渡的?!?/span> 復旦大學社會發(fā)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社會學系副教授、家庭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奕斐表示:“我們只有對罪犯才能限制他的人身自由。如果限制了孩子的所謂的人身自由,在我看來,這就是違反青少年權利的。如果這個“學?!奔炔辉试S監(jiān)護人去及時探視,也不允許其他的相關人士去看望孩子,又限制了孩子的自由,請記得,這個就走在了違法的邊緣?!?/span> 從法律層面來說,無論是《未成年人保護法》還是《未成年人網(wǎng)絡保護條例》,對此類機構的執(zhí)法打擊,都有相關的法律依據(jù)。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對未成年人實施虐待、歧視、體罰、侮辱、誹謗、恐嚇、暴力等行為。 陳碧說:“《未成年人網(wǎng)絡保護條例》里面明確提到了這種情況。第四十九條就講,嚴禁任何組織和個人以虐待、脅迫等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方式,干預未成年人沉迷網(wǎng)絡,打著幫你戒除網(wǎng)癮、厭學等等,其實所謂的培訓和教育行為,都是赤裸裸的侵權行為?!?/span> 2024年3月,一名女生擔心自己被父母再次送入“封閉式行為矯治機構”,無奈向一位志愿者求助。 一名知情人溫柔(網(wǎng)名)講述了一名曾向志愿者求助的女生的故事:“她知道自己要被抓進去了,然后她就找到了其中一個曾經(jīng)被抓進創(chuàng)德的(學員),然后向他求救,假如自己被抓進去了,希望他能救她出來,并且寫了一份委托書?!?/span> 第二天,這個女生就被送進了“封閉式行為矯治機構”。一場救援行動立即展開。 溫柔(網(wǎng)名)說:“采取了報警,以及找教育局、找婦聯(lián),以及給他們家長做工作,(相關部門)去給女生的家長打電話,進行一個溝通,(他們反饋)家長覺得可以,這些部門就不再介入了?!?/span> 中國政法大學未成年人事務治理與法律研究基地研究員陳碧表 示:“沒有一個機關、行政主管部門站出來牽頭,恰恰都是他們的邊緣的業(yè)務,而且還可能是交叉業(yè)務,誰都可以管,但是有可能是誰都不愿意管,因為它是在它的邊緣和交界的地方的,那我就可以把它推給別人。” 監(jiān)護人的授權,成了這類機構的“護身符”。 陳碧說:“每一個主管機構,都在介入到一個家庭的,對孩子的撫養(yǎng)問題上面都退步了,就是都很謹慎地站在那里,覺得這是不是更多地是一個家事。教委的出手,市場監(jiān)管局的出手,包括最后公安機關、司法的保護,未成年人的這種權益可能受到侵犯的時候,你就不能夠再說這是他爸媽同意的?!?/span> 不具備教委認定的辦學資質(zhì),又跨范圍經(jīng)營開展培訓活動,這類機構踩準家庭教育的痛點,找到了監(jiān)管的漏洞。
編輯: | 董智杰 |
責編: | 劉佳 |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