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鱷魚” 出現(xiàn)在菜單里,多數(shù)人的第一反應或許是詫異。這真的能吃嗎?答案是肯定的。養(yǎng)殖暹羅鱷雖然在福建、廣東地區(qū)已經是司空見慣的食材,但在上海卻著實少見。
粵菜廚師王文釗有15年烹飪經驗,他對鱷魚肉的挑選頗有心得:“做鱷魚,30斤左右的規(guī)格最佳?!边@個重量的鱷魚,既不會因過小而寡淡,也不會因過大而粗硬。
椒鹽鱷魚,這道菜的手法與上海曾經風靡的夜宵 “椒鹽大王蛇” 一脈相承,融合了粵菜的精細與本幫菜的濃鮮。上漿是關鍵一步,需用力抓拌,讓蛋清、生粉、蒜蓉、蔥花與自制椒鹽、五香粉等調料充分裹住肉粒,否則肉質易散。油炸更講究火候:五成熱油溫下鍋炸三四分鐘定型,撈出控油后,再用230到240度的高溫復炸半分鐘至金黃酥脆,最后與洋蔥粒、青紅椒??焖兕嶅?,撒上蔥花。嘗一口,外皮酥脆,內里肉質細嫩,口感有些像掌中寶,又帶著幾分緊實,鮮咸中透著微香,完全打破了對 “鱷魚” 的刻板想象。而煲湯的鱷魚肉,則呈現(xiàn)出另一種溫潤。鱷魚皮嚼起來像甲魚裙邊,彈性有膠質。鱷魚肉對產后或術后補身皆宜,中醫(yī)認為它還有潤肺止咳的功效。
跟著舌尖去旅行,更多美味故事,盡在上海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每周日晚 22:30《尋味》。
編輯: | 李泳 |
責編: | 李泳 |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