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烈烈的外賣“三國殺”或將迎來進一步監(jiān)管。
近日,市場監(jiān)管總局會同中央社會工作部、中央網(wǎng)信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針對當前外賣行業(yè)競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約談京東、美團、餓了么等平臺企業(yè),要求相關平臺企業(yè)嚴格遵守《電子商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
可以說,此次約談,既是糾偏,也是規(guī)范,更為行業(yè)發(fā)展點明方向:合法規(guī)范經(jīng)營,公平有序競爭。摒棄惡性競爭,擺脫無謂“內卷”,真正把精力用于保障消費者、商家與騎手合法權益,方能更好維護“舌尖上的安全”,實現(xiàn)行業(yè)健康發(fā)展。
這場約談的導火索,始于外賣平臺愈演愈烈的“搶灘戰(zhàn)”。
今年2月,京東入局外賣,上來就拋出“三板斧”。相繼宣布對今年5月1日前入駐的商家,全年免傭金;自今年3月1日起,逐步為京東外賣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為兼職騎手提供意外險和健康醫(yī)療險。此外,針對此前群眾反映強烈的“幽靈外賣”問題,要求入駐商家必須有堂食。
美團不甘示弱,和京東同一天宣布,正在搭建騎手社保相關的信息系統(tǒng),預計今年二季度開始實施,逐步為全職及穩(wěn)定兼職騎手繳納社保。美團還宣布未來三年將投入千億元,主要用于消費者及商家紅包補貼。
此后,雙方交鋒升級。
4月21日,京東發(fā)文指責近期有競對平臺玩“二選一”游戲,強迫兼職外賣騎手不能接京東平臺的訂單。京東所稱的“競對平臺”暗指美團,對此,美團予以否認。
京東、美團口水仗愈發(fā)炙烈之際,餓了么也加入戰(zhàn)局。4月30日,阿里巴巴旗下“小時達”正式升級為“淘寶閃購”,并與餓了么共同啟動“超百億補貼”,即時零售“三國”混戰(zhàn)就此形成。
數(shù)據(jù)顯示,4月24日,上線50多天的京東外賣日單量已突破1000萬單,覆蓋166個城市。5月5日,僅上線六天的淘寶閃購,當日訂單也突破了1000萬單。
那么,激烈競爭之下,消費者、騎手、商家的實際感受如何呢?
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各外賣平臺上,紅包、補貼活動一個比一個誘人,少的減10元,多的能減20元,甚至還有免單卡。不少消費者表示,10元一餐、幾元奶茶已成為常態(tài)。由于部分平臺規(guī)定一天只能領一個大額券,就選擇中午用美團的券、晚上用京東的券。
騎手們則表示,最近的單量多到來不及跑。有騎手說,一早上送了8單,卻超時了6單,還賠了三十元。
外賣訂單猛漲,商家忙到飛起。然而,一些商家稱,由于各平臺要求商家必須讓利,才能參與補貼活動,在讓利后,門店售價十幾元的一杯奶茶,顧客支付10元左右,商家到手大概在6元多。再扣掉食材、房租、人力等成本,利潤所剩無幾。
可見,表面看,消費者享受著“奶茶自由”,實際上狂歡背后暴露出諸多痛點。
首先,商家盈利了嗎?為了吸引新商戶入駐,外賣平臺卷起了商家傭金。這一補貼政策看似利好商家,但實際上,為了搶占不同平臺的流量入口,商家需要同時入駐多個平臺,而每個平臺的用戶群體和運營規(guī)則又各不相同,反而增加了企業(yè)在客服、營銷等方面的投入。當熱度褪去,平臺為達成盈虧平衡,可能將價格補貼的成本轉嫁給商戶,導致商家利潤被進一步壓縮。
其次,消費者體驗真的提升了嗎?當6元8元奶茶成為常態(tài),消費者不得不合理擔憂,食材品質能否得到保障?此前,就有外賣平臺被曝入駐了不少使用虛假地址開設的沒有實體門店的“幽靈外賣”店,部分商家衛(wèi)生條件堪憂,加工過程不規(guī)范。平臺大量吸引外賣商家入駐,資質審核是否到位?
此外,對于騎手而言,權益保障真正落實了嗎?激烈競爭的平臺固然給他們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機會,但是為了提高送餐效率,平臺設置的配送時間往往過于緊張,騎手們?yōu)榱瞬怀瑫r,不得不爭分奪秒,也給公共交通安全帶來隱患。
“喧囂”過后,外賣平臺如何在規(guī)范中持續(xù)發(fā)展,實現(xiàn)消費者、騎手、商家和平臺的多方共贏?中國式現(xiàn)代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崔麗麗認為,外賣平臺“價格戰(zhàn)”非長久之計,最終仍會回歸常態(tài)。對于消費者而言,這樣砸錢圈地的“平臺大戰(zhàn)”并不算新鮮事。在一波激烈的競爭之后,各種補貼很快就會快速縮水,關鍵是,哪個平臺能夠在市場競爭當中做得更好、做得更穩(wěn)。這不僅取決于直接的價格攻勢,還取決于平臺能否遵循應有的商業(yè)倫理和道德認知,從而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什么樣的做法有益于多方共贏,什么樣的做法使商家或騎手“疲于奔命”,經(jīng)過此番競爭,市場最終會給出答案。
崔麗麗說,餐飲行業(yè)是事關民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小微企業(yè)比較活躍的領域,市場監(jiān)管總局等五部門此番約談并非“一紙禁令”,而是推動行業(yè)重構的起點。公眾期待,行業(yè)新進入者在攪動市場的過程當中,除了通過價格補貼的方式引起注意之外,能夠對行業(yè)當中原有的一些不盡合理的做法,提供改進或建設性的建議。借助公平有序的競爭和市場化的方式,行業(yè)才能真正走向成熟,走得更遠。
編輯: | 陳昱卉 翟靜 |
責編: | 崔信淑 |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