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宵的高潮,該交給這顆會 “呼吸” 的非遺糖油果子 。
成都人從小吃到大的老味道,藏著讓人著迷的巧思:老紅糖、特級糯米揉成圓子,得在油鍋里經(jīng)歷三次油溫起伏:120 度定型、110 度變軟、180 度逼出空心,最后降到 160 度裹糖,每一步都像在和溫度跳圓舞曲。出鍋時滾上手工炒的白芝麻,熱乎著咬下去,外脆里糯,空心處裹著紅糖的甜潤,像把童年的歡喜嚼進了嘴里。有人說它是 “甜版小麻球”,但老成都知道,這是非遺老師傅傳下的手藝:圓子要搓得大小均勻無裂痕,糖霜要裹得薄厚剛好不焦糊,出鍋兩小時內(nèi)是黃金賞味期,多一分涼了就失了糯勁,少一分燙了又掩了甜香。
夜宵時點上一串,沒人能抗拒這口糖油混合物的誘惑 —— 畢竟生活里的甜,本就該和健康偶爾和解。咬開脆殼的瞬間,連空氣里都是讓人愉悅的甜,這大概就是非遺小吃的魔力吧。
跟著舌尖去旅行,更多美味故事,盡在上海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每周日晚 22:30《尋味》。
編輯: | 李泳 |
責編: | 李泳 |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